数据如何赋能村集体“三资”监管
打印

西安市灞桥区航拍图。(灞桥区纪委监委供图)

资金、资产和资源,是村集体赖以生存的家底,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底气。

在广袤的农村,依托集体“三资”,农村集体经济活跃了起来,为群众带来了红利。

“资金、资产、资源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农村集体‘三资’点多面广,容易滋生‘微腐败’,风腐一体问题比较突出。”西安市灞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王伟说。

4年前,灞桥区纪委监委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集体“三资”合同专项整治。从清理不规范的“三资”合同入手,灞桥区纪委监委深入排查合同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2024年底,累计排查了2632份“三资”合同,严肃查处了一批贪污、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的重点案件。

在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理清“旧账”的基础上,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怎样才能真正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灞桥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云端”监督模式,将大数据引入“三资”运转全流程,建立“三资三化”平台,为农村集体“三资”构筑起“电子防护栏”。

村集体家底摸清了

至今,西安市灞桥区红旗街道联盟社区党委副书记雍鹏还记得和100多名村(社区)干部走进法庭,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的情形,“直击宣判现场,看到曾经的熟人接受审判,很震撼,也很感慨。”

雍鹏口中的熟人是西安市灞桥区红旗街道五星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丁某某,灞桥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丁某某侵占集体资产一案。在这起案件之前,灞桥区纪委监委还查处了纺织城街道枣园刘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某某与其私人司机相互勾结、利用手中权力侵吞集体资产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这两起案件都很典型,严重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查而未绝的背后,是‘三资’管理混乱与基层监督力量相对薄弱之间的深层次矛盾。”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合同专项整治之初,西安市灞桥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孙升利经历了这项工作从排查收集、集中审核,到整改纠错、建章立制多个环节,也深知其中有多么不易,“‘三资’清理整治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会遇到阻力,需要很大的决心、信心,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动真碰硬化解矛盾,解决复杂问题。”

通过对查办案件的梳理分析,灞桥区纪检监察干部发现:“三资”领域案件的作案手法隐蔽多样,有直接套取侵吞村集体资金的,也有巧立名目“拐弯捞钱”的,监守自盗、优亲厚友现象比较多见。究其原因,既有个人理想信念缺失、纪法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也有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缺位等客观因素。

着手对农村集体“三资”合同专项整治的时候,灞桥区纪委监委就下定决心一抓到底。前期已经花大气力纠治了一些乱象,绝不能重蹈覆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缺什么补什么,清理完成的当务之急就是规范监管。于是,灞桥区纪委监委全面总结,举一反三查找监管盲区和执行漏洞,希望能够找到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有效路径。

在灞桥区纪委监委的督促推动下,区农业农村局找到秦农银行,想尝试用数据为“三资”监管赋能,提升数字化监督水平。

没过多久,灞桥区农村集体“三资三化”平台开发完成,通过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固定一批专职的人员、运用一套专业的系统,以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同时,在各街道还配套建立起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实现“三资”监管、财务报账、议事决策、成员管理等工作一套系统全覆盖管理。

“‘三资三化’平台分为‘三资’管理、银农直连、企业记账3个子系统,运用数据整合技术,实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全方位闭环管理。”灞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云鹏说,“以前,一些村干部纪法意识淡薄,对制度规矩缺乏敬畏之心,执行制度时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出现落实‘四议两公开’不到位及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等情况。现在,对于村集体资金管理,全部由各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在平台上‘代理记账’,同时,利用银农直连系统,开展全程线上审批支付,目前已线上审批支付农村集体账务2784笔9000余万元。”

现在,灞桥区所有的村集体“三资”全部录入“三资三化”平台,实现数据化监管,有效遏制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确保农村集体“家产”底子清、数字明。

数据“跑”起来

“农村各种经济活动基本以合同的形式呈现,‘三资’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中有60%以上都与签订不规范的‘三资’合同有关。通过农村集体‘三资’合同专项整治,审核出2505份问题合同并全部完成整改,为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18亿元。”孙升利说,“合同专项整治成为开展监督的突破口,通过紧盯合同涉及的人、钱、权三大要素,进而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

这些乱象丛生的合同问题,不仅让群众强烈不满,而且伴随着村集体资产大量流失和村干部贪污侵占的重大隐患。在灞桥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灞桥区各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将整改完成的合同全部录入银农直连系统,跟进监督,实现实时监督、动态纠偏。

2024年4月,因为一份合同,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主任党媛向老人仓村发去了一份书面提示函:要求尽快催收合同款项,或收回合同标的物重新通过民主决策程序进行出租,并于5月20日将情况反馈至十里铺街道办。

老人仓村接到这份书面提示函后,迅速找到当事人了解情况,随后向十里铺街道办反馈:当事人将在8月15日左右补缴合同款。

党媛之所以能够精准发现哪些合同存在风险、哪些合同需要预警,都来源于银农直连系统的精准推送。她说:“银农直连系统将集体账务、集体合同、集体资源交易等内容纳入进来,可以实现数字预警功能。我们通过合同收付款提醒、合同到期提醒、未收款预警功能,将合同价款的收付准备工作、应收款项按时足额入账工作、合同到期续约工作、不续约合同自动推送城乡融合要素市场招商工作等纳入实时动态监管范围,实现监督‘一屏覆盖全域全链’。”

然而,直至2024年8月底该笔合同款项依旧没有入账,财务系统发出预警。多次沟通了解后一直未果,11月,党媛将老人仓村的这一情况作为问题线索,移交至十里铺街道纪工委。

“会不会当事人交了钱,但没有交到账户平台,存在‘体外循环’?”灞桥区十里铺街道纪工委干部心存疑虑,随即来到老人仓村开展调查。经调查发现,合同欠款是因当事人资金周转问题,并未查到其背后存在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问题。

“作为村干部你们还是要重视起来,平时多留心村上的情况,对合同管理要更尽心……”灞桥区十里铺街道纪工委书记袁永强对老人仓村相关村干部开展提醒谈话。

老人仓村的这一事例,是灞桥区纪委监委借助平台大数据“两提醒一预警”实现监管的生动例证。平台有了,系统建了,怎样才能发挥监督作用?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银农直连系统会对一个月内到期合同发出提醒,由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点对点提醒村集体注意合同即将到期;尤其对未收款项进行预警,如果应收款项未按时足额入账,经提醒预警后超过一个月还未收到款项,就会作为问题线索及时移送街道纪工委调查,坚决防止农村集体“三资”受损。

现在,灞桥区农村集体签订新的规范合同后,全部同步录入“三资三化”平台,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数据贯通、实时监测、智慧分析。平台已录入并常态化监管集体经济合同2735份,预警催缴应付合同款项96笔427.06万元,移交各街道纪工委问题线索42件。

村集体发展越来越好了

赶在2025年春节前,灞桥区纺织城街道枣园刘社区的1172名村民,每人都领到了1万元的分红。

在分红现场,枣园刘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虎有些感动,不由得回忆起这几年的变化:“从2022年每名村民300元分红,到2023年拿到2000元分红,再到2024年的1万元分红,村集体的腰包鼓起来了,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让刘虎高兴的还有一桩喜事儿。2024年9月初,枣园刘社区等待对外招商的4255平方米底商,流转期限5年以总额1400余万元的价格成交,为村集体增收104万余元。

枣园刘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办理业务。贾佳 摄

可观的集体资产收益,得益于“三资三化”平台的数据推送和交易流程的对接。

“前期在进行整治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些村干部滥用职权、随意处置集体资产,低价租赁、违规转租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集体经济损失。”陈云鹏说。

为最大程度避免因私相授受、干部专业性不强等原因形成新的不规范合同,2024年3月,灞桥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建立,明确对全区所有纳入监管的到期合同对应的闲置资产及未盘活利用的资源资产入场交易,对无特殊原因在场外交易的,由灞桥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

通过“三资三化”平台的银农直连系统,对一个月内即将到期的合同,村集体需要提前考虑、早作打算,及时对接灞桥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重新盘活利用,保证集体资产增值不断档。之后,由灞桥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引导村集体按照提交申请、形式审核、组织交易、签订合同等流程完成交易,新的规范合同反馈至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录入“三资三化”平台,形成闭环监管。

“农村集体资产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交易的公开性、公平性很重要。灞桥区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重点,实现集体资产的公开、规范交易,流动起来的资产有了更好的保护,也有了更好的发展。”西安市灞桥区经营管理指导站负责人魏鹏说,“灞桥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共完成41笔交易,增加集体收入18424.342万元。”

与农村集体经济同样活跃的,还有村民们。

最近一段时间,灞桥区灞桥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工作人员正在向村民们讲解“三资公开”手机APP操作方法。

“只要在手机里点一下,咱社区的集体账、集体合同、集体收入就都能看见了……”为打破以往“看村务公开结果—发现问题举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监督模式,灞桥区纪委监委在区、街分级监管的基础上,开发推广“三资公开”手机APP,并设置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合同信息发布等模块。群众下载登录后,便可“一键直通”实时查看本村集体“三资”收支情况,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可通过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公告里的举报方式,一键举报至区纪委监委信访举报平台,区纪委监委对信访举报平台进行实时管理处置。

如今,在农村人口占三分之一的灞桥区,以“清、管、用”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形成并逐步落地,通过大数据赋能,“从结果入手”的监督变成“过程管控”的前置监督,运行越来越规范的农村集体“三资”,必将为村集体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