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公开通报的32起案例中,有的地方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有的地方劳民伤财,在农村道路两侧“刷白墙”。
看到这里不禁要问,这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割草刷墙活动,到底是让群众满意还是让领导满意?这暴露出个别地方干部脱离实际、背离群众、作风浮夸的工作作风,本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在作祟。
有的地方官员为了提高政绩,让领导满意,在检查组可视范围内急功近利“堆盆景”,有的脱离当地人口与经济发展实际,好大喜功铺开“新区建设”大摊子,更有甚者,不知埋头苦干创实效,却在汇报材料中弄虚作假吹政绩……他们这种扭曲的政绩观,既让群众感到不满和失望,又往往因盲目决策导致资源浪费。
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政绩不仅仅是向上级领导展示的“成绩单”,还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实绩单”。
“实绩单”不能靠割草刷墙得来。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像海绵一样,做到“沉下去、带回来”。要站在地头看果园、坐在炕头聊家常,向群众问需问计,倾听真实的声音,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才能制定更加接地气、顺民意的政策,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为群众切实解决问题。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只有用真心去感受群众冷暖、用实干去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满意成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