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查同治 双向突破
打印

云娜 作

本 期 嘉 宾:

■ 郑玉彰 西安市纪委常委、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 杨 浩 延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 王 伟 汉中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必须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十四届省纪委四次全会要求,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保持全方位防治腐败总体态势和强大势能。如何将风腐同查同治这一机制落到实处,切实提升作风建设和腐败治理效能?记者采访了3位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小节不守

大节难保

记者: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风腐交织的危害、成因以及风腐同查同治的现实意义。

郑玉彰:从近年来西安市的案件查办情况看,党员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始于一包烟、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个别商人老板以吃喝拉关系,“围猎”党员干部,用送礼品礼金、安排旅游等手段“加深感情”,党员干部在“温水煮青蛙”中丧失警觉,导致由风及腐,大搞权钱交易、利益勾连。同时,腐败行为又助长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导致在作风问题上肆无忌惮,带坏一方风气。因此必须坚持双向突破、一体查处,既深挖不正之风背后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细查与腐败联系紧密、易演变成腐败的“四风”问题。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正风反腐实践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彰显了党中央以系统观念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战略主动和坚强决心。

杨浩:从近年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涉案金额巨大、关键岗位领导干部被查处的案件来看,严重腐败问题无不始于破纪,而破纪多源于作风失范。从风腐交织的案件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是不正之风加剧腐败蔓延,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破坏营商环境、扰乱经济秩序;另一方面是腐败助长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污染政治生态、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党的执政根基。而究其实质,风腐问题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权力、利益和诱惑面前,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背离初心使命、漠视群众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讲,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就是对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的深刻洞察,对新征程上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的系统考量。随着风腐同查同治深入推进,必将有力维护党的形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王伟:通过对近年来违纪违法案件梳理分析,大多数涉案人员存在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吃喝等情节,很多腐化堕落的大错,都肇始于小事小节的失守,看似小事小节里的“四风”问题,成为一些领导干部丧失原则、违纪违法的开始。一些违纪违法人员从一顿饭、一瓶酒等“小毛病”演变成腐败“大问题”,而腐败又会助长“四风”滋生蔓延的气焰,许多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轨迹就是风腐交织、侵蚀传染的恶性循环,最终蜕化堕落为集经济贪婪、生活腐化、贪图享乐于一身的腐败分子。近年来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多次提出要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明确制度,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监督、信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室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由风查腐”循线深挖、“以腐看风”双向突破的工作机制。

瞄准风险

系统施治

记者: 近年来哪些领域最容易出现风腐交织问题?针对这些高风险领域,你们采取了哪些针对性举措?

郑玉彰:近年来,西安市纪委监委系统整治教育、医药、住房、农村集体“三资”、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突出问题,一体推进办案、治理、监督、教育贯通落实,不断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比如,针对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等风腐交织问题高发的民生领域,我们探索建立了“廉情抄告”工作机制,深入分析信访举报、日常监督、专项督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审计、媒体、12345热线等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精准研判廉政风险,通过日常廉情即时抄告、重要廉情定期专告等方式,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通报其分管行业领域和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补齐短板弱项、防控廉政风险的综合效应。为从源头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市纪委监委将“小金库”问题定为2025年的专项监督任务,联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审计局对2022年以来设立或使用“小金库”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着力发现和查处通过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虚列支出转出资金等方式设立“小金库”问题,深挖彻查“小金库”背后隐藏的违规吃喝、公款送礼、滥发津贴补贴福利等问题,切实做到由腐纠风、由风查腐。

杨浩:从近年来查处的风腐交织案件看,国企、金融、政法、教育、医药、能源、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问题较为突出,且“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风腐问题易发多发。对此,延安市纪委监委坚持党风党纪一起抓、惩治腐败和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严查突出问题、强化通报曝光、深化警示教育、推动自省自律。党的二十大以来,延安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87起2108人、处分1753人,持续释放严的信号。每一起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的背后都隐藏着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延安市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件查办引领集中整治,建立市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机制,坚持以案看“风”、以“风”挖案、大案带小案,严肃查处了一批乡村振兴、教育、医药、住房等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针对查办的案件,我们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结合涉案地区、单位的政治生态,深入分析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等情况,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梳理找准群众反映强烈、具有共性的“四风”突出问题开展“点题”整治。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导督促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相关领域专项整治、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等方式,持续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王伟:分析汉中市查处的多起案件可以发现,医药、政务服务、工程建设、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和行业风腐交织问题易发多发。2024年3月,汉中市纪委监委创新制定了《深化风腐同查同审同治十条措施》,要求在受理信访举报、开展监督检查、办理移交问题线索时,注重甄别风腐一体问题,建立“四风”问题线索台账,集中管理、优先处理、跟进督促。在办理“四风”案件时,注重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时,既查清审查调查对象本人的“四风”问题,又查清涉及的其他公职人员不正之风问题线索。《深化风腐同查同审同治十条措施》同汉中市此前出台的《关于严明违规吃喝“十严禁”纪律要求的通知》《汉中市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一脉相承、有效互补,形成作风建设的制度体系。2024年9月,我们针对风腐同查同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下发了工作提示,要求凡查腐败案件必逐项过筛“六大纪律”,必深挖细查背后“四风”问题,切实把“同”的理念、“查”的手段、“治”的效果贯穿工作全过程,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内外兼修

协同联动

记者: 风腐同查同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党风政风监督室是如何与其他部门紧密协作,确保这项工程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

郑玉彰:对内,西安市纪委监委加强与案件管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信访、巡察等部门的工作衔接,把风腐同查贯穿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政治巡察、案件审理等各环节,查找作风问题与腐败案件的关联点,推动办案成果共用、政治生态共研,协同抓好风腐治理。对外,探索建立了“纪委+部门”联动纠治“四风”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政、审计、组织、人社、公安、外事、工会、商务、税务、市场监管、机关事务管理等11个职能部门监督贯通协同,紧盯重要节点,针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易发多发问题,组织开展联动检查,深挖背后隐藏的利益输送、请托办事等腐败因素,坚决斩断由风及腐链条,着力破解发现难、深挖难问题。建立“纪委+12345热线+行业监管+媒体”联动机制,聚焦重点领域筛选12345热线群众投诉问题工单,与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共同组成“啄木鸟”暗访组开展暗访核查,采取节目曝光、转办督办等方式,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同时,依托《党风政风热线》栏目制作专栏节目,邀请牵头部门分管领导带队走进直播间接受访谈,现场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

杨浩:风腐同查同治是一项牵涉主体多、涵盖内容全、涉及领域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党风政风监督室作为其中关键一环,需要注重加强内外统筹衔接。对内,延安市纪委监委加强与相关室部、派驻(出)机构、巡察机构联系沟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巡察监督和审查调查等方面通力协作,建立线索深挖、线索查办、沟通会审、通报曝光、以案促改、研判分析6项机制,做到案件承办部门凡查腐败案件必挖作风问题,在查办腐败案件中注意发现被审查调查人以外人员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对外,通过建立健全横向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与财政、审计、统计等部门信息共享,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贯通协同,汇聚各方力量,更加有效地破解“四风”问题和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难题。

王伟:汉中市纪委监委深刻把握由风及腐的特点规律,强化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构建分工明确又协同高效的纪检监察工作体系。首先,我们不断完善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协同合作机制。完善问题线索融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问题整改的全周期全过程全要素流转机制,推动党风政风监督、信访举报、案件监督管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室部形成合力,“由风查腐”循线深挖、“以腐看风”双向突破,将风腐问题一体纠治,让不正之风和贪腐顽疾无处藏身。其次,治理风腐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多方联动、同频共振增强工作合力。推动建立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以及财政、审计、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直查快办、线索移交、执法联动等工作机制,凝聚合力坚决纠治不正之风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最后,督促各监督检查室、派驻 (出) 机构常态化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做到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推动解决问题,深入查找普遍性、反复性问题的背后成因,为斩断由风及腐、由风变腐的链条提供制度保障。

科技赋能

制度固效

记者: 要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取得更大成效,还应完善哪些方面工作?

郑玉彰:要持续提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开展风腐同查同治的能力,整合数据资源,搭建监督模型,借助数据汇集、碰撞比对、关联分析等,认真核查异常数据和问题线索,从收集的数据中挖掘出隐匿的腐败迹象,及时发现重点人、重点事,不断提高主动监督以及发现问题线索的精准度和穿透力,通过点上的腐败问题,查找面上的不正之风,更加精准地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促使查处风腐问题更加高效有力。

杨浩:风腐同查同治要取得更大成效,应将监督考核与技术赋能统筹起来。将风腐同查同治纳入党委主体责任考核中,督促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党委(党组)强化政治生态分析,把正风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有机贯通起来,提升风腐一体治理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助力风腐同查同治,建立信息化监督平台,通过数据集成、数据比对、数据挖掘,让“算力”补充“人力”,及时发现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的潜在风险,提升风腐一体治理效能。

王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准确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及腐的特征,灵活运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探索实行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同步上案机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意见办法,并对下级纪委监委做好指导督促工作。针对权力运行的规律特点,全面梳理权力运行清单、履职责任清单、风险问题清单,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权力配置运行制约机制,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督促领导干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要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防止公权力被滥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