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回家吃饭
打印

日前,海南省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海南省纪委办公厅联合通报了5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其中包括东方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信息室原副主任黄靖权等3人违规接受娱乐活动安排及有偿陪侍、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秀英分局副局长吴龙等8人违规接受宴请等问题。这5起典型问题均发生在学习教育期间,表明时至今日,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心存侥幸、目无法纪、顶风作案。案例再次警示,党员干部的违规吃喝绝非个人私事,而是关乎自身形象、前途命运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大事。

身处人情社会,与亲友偶尔小聚,点几道家常菜,喝喝茶、聊聊天,增进交流,联络感情,本在情理之中。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参与吃喝应酬,“醉翁之意”并不在“吃饭”本身。有的被请者喜欢受人款待、被人追捧的感觉,推杯换盏间,听人说几句奉承话便飘飘然,觉得自己本事大、能力强,忘乎所以;有的宴请者,则把能请到权贵一起吃喝当作“能耐”,显得自己面子大、人脉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尤其是对掌握一定公权力的党员干部来说,宴请者往往觊觎的是其手中的权力,挖空心思与其套近乎、“搞关系”,目的就是为日后请托办事提供帮助,为谋取一己私利铺路。党员干部一旦接受了宴请,面对请托时,自然不好拒绝。而吃喝一旦沾染上权、钱等利益的污墨,就会暗藏“腐味”,为党员干部蜕化变质埋下“导火索”,原则和底线在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中逐渐沦陷。很多落马干部的忏悔,都离不开那句“一开始就是吃吃喝喝”。

将吃喝异化为日常交际手段,用于勾兑关系、交换利益,却对巨额花费、铺张浪费、破坏公平、败坏风气视若无睹,这已让吃喝彻底变质。此风不刹,轻则损害健康、影响家庭和睦,重则违纪违法、贻误事业、败坏风气。

因此,少些无谓应酬,多回家吃饭,益处良多。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很多人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为事业打拼上,时常感到劳累、疲惫、压力大。那何不将耗费在酒桌上的时间,留出来给身心松绑?一顿家常饭,舒缓焦虑、加深亲情;培养一两项健康爱好,陶冶情操、远离不良习气。王阳明与弟子餐间论学,周总理常在简朴的西花厅餐桌上办公……见贤思齐,每个人都应从“回家吃饭”做起,学习先贤的节俭、廉洁、务实作风,汇聚抵制“舌尖上的腐败”的力量,涵养清风正气。

当然,根治违规吃喝顽疾,不仅要靠自觉,更需加强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违规吃喝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常态化开展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同时,抓好以案促改,做实日常教育监督,及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纠正。唯有在“不敢”上严惩处、在“不能”上立制度、在“不想”上强教育,才能实现标本兼治,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使党员干部真正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

作风问题无小事。于党员干部而言,“八小时以外”的一次违规吃喝,都会影响形象、败坏风气。多回家吃饭不是自我封闭、退守私域,而是从不必要的应酬喧嚣中解脱出来,保持清醒和质朴,以更充沛的精力、更健康的方式、更饱满的状态,陪伴家人、抵御诱惑、高效工作。这不仅能守护个人的幸福港湾,更能筑牢廉洁自律的堤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持久动力。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