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队”故事多
打印

8月1日一大早,西安曲江新区金辉世界城小区一个单元的楼道里传来轻缓的脚步声,“移动医疗队”医生雷育录第3次来到独居老人刘桂芳的家中。因为患有高血压和轻度脑梗,刘桂芳去年冬天摔过一跤后便很少下楼。

“雷大夫,又麻烦你跑一趟。”78岁的刘桂芳颤巍巍地扶着门框说。

“阿姨您别动,我今天带了新设备,咱们先测量关节活动度。”进门后,雷育录熟练地为刘桂芳检测。

这样的“敲门服务”,如今在曲江新区各个社区已成常态。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曲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坚持把解决民生实事作为重要切入口,通过明察暗访、信访受理、自查自纠等多种方式,着力发现并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领域突出问题。

此前,曲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在社区走访时发现,不少独居老人都提到了“去医院看病太困难”这一问题。78岁的失能老人王秀利说:“儿女不在身边,想量个血压都得麻烦邻居,实在不好意思总开口。”

在曲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的监督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针对群众反映的社区老人、残疾人、孕妇及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就医不便的问题,通过前期摸排建立特殊群体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成立多支“移动医疗队”,带着血压计、心电图机等设备,根据摸排出的特殊群体名单挨家挨户上门服务。

解决了特殊群体“就医出门难”问题后,曲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又将目光投向了更广泛的居民健康需求。

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是提升就医体验的关键一环。为此,曲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西安市第四医院建立“卫星医院”和医联体,建立专家下沉指导、技术赋能、双向转诊等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

在春临社区广场上,每月一次的“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总能吸引不少居民。

义诊横幅下,测血糖处排了很长的队,几位老人拿着刚领到的体检报告,围着医生仔细询问。

65岁的魏雪霞在血常规检测点前对正在排队的邻居说:“以前体检得往大医院跑,光排队就得小半天。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查,医生还耐心教我看体检报告。”

义诊不仅是简单的检查,更构建了健康管理的长效机制。记者看到,义诊现场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还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建立动态健康档案。

义诊桌后,西安市第四医院的专家王丽正在给一位糖尿病患者调整用药方案。她面前的桌子上,摊着厚厚一沓动态健康档案。“这些档案每季度更新一次,我们能实时掌握患者的血糖波动。”王丽一边记录一边说,“上周有位患者血糖突然升高,我们通过档案追踪及时干预,避免了并发症。”

今年1月至7月,曲江新区共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23次,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次,特别针对不同群体设计特色课程,并丰富授课形式,提高群众参与度,切实强化从治病到防病的观念革新;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61次,累计参与人数近4000人次,家庭医生签约29861人次。

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效,在日常的点滴中清晰可见。从被动接诊到主动敲门、从分散服务到协同联动、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曲江新区正在用实际行动,让医疗服务从“柜台后”走到群众“心坎里”。


上一条:让“沉睡”的盐碱地焕发生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