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浪浪山”困住年轻干部
打印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海报。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后,收获广泛赞誉。这部基于《西游记》原创的“番外篇”,不仅拥有中国观众熟悉的传统画风,还有契合当下部分年轻干部的现实投射。

不少网友表示“逃不出、回不去的浪浪山”“人间风雨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浪浪山后还是浪浪山”……“浪浪山”原本是电影中一座山峰的名字,在网络语境中被用于代指那些普通人难以摆脱的困境。

“浪浪山”的困顿,常被轻描淡写为“怕吃苦”的托词。实则,年轻干部跋涉的每一步,都在淬炼筋骨。他们真正所惧怕的,是在层层阻碍里失去了追寻理想的力量。当满腔热忱被消磨殆尽时,理想便渐渐沉没于日复一日中。唯有让年轻干部在广阔天地间施展拳脚,方能真正点燃其内心的火焰,助力其真正走出“浪浪山”。

现实中走出“浪浪山”的路径,有时会被形式主义遮蔽。在个别地方,原本用于鼓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提升能力的“流动”机制,已经变成履历表上的装饰,或是某些人“镀金”的捷径。无论是“上挂”还是“下派”,若缺乏实打实的实践历练,就只是原地打转,甚至沦为“围城”内外的徒劳奔波。比如有的“上挂”干部在机关里只做些收发文件的闲差,“下派”人员到了基层仍躲在办公室里报材料,这样的“流动”,怎能帮助年轻干部突破“浪浪山”困局?

真正走出“浪浪山”,需要系统性机制破壁,让人才既能“出得去”经风雨,也能“回得来”挑大梁。要更好地建立以能力为基石、以贡献为标尺的成长通道,使年轻干部得以在更广阔平台与关键岗位上施展才华。

当“浪浪山”成为隐喻部分年轻干部发展瓶颈的符号时,除了全力改善他们成长的环境,作为年轻干部,也要有翻越“浪浪山”的勇气和坚定信念,以逢山开路的闯劲脚踏实地做好当下事,以砥砺奋进的韧劲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


上一条:算好人生账 行稳人生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