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阳光交易”,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交易平台破解大宗商品购、销、运难题——
买煤如网购 全链可追溯
打印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建设的煤炭智能化装车系统,助推煤炭装运“火力全开”。(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供图)

曾为找一吨煤四处奔波、托遍关系的朱春好,如今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抢到了百里之外的优质煤炭。这一转变源于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交易平台的推动,它正以数智化赋能“阳光交易”,彻底改写着大宗商品交易的“老规矩”。

“像网购一样方便。”9月2日上午8时,陕西金隆物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春好登录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交易平台,先浏览最新交易公告掌握市场动态,再点开“资源地图”,来自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多地的数十条优质煤源信息一目了然。很快,他锁定了一批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峪煤矿的1000吨煤炭,果断点击“参与竞价”。

短短30分钟内,近百家企业激烈竞价。上午10时30分,随着电子提示音响起,这笔交易被朱春好顺利竞得。整个过程中,买卖双方虽相隔百里,却通过交易平台这个“阳光淘宝”完成了这场“不见面的交易”。

更让朱春好惊喜的是,几乎在交易敲定的同时,加密电子合同已自动发送至账户。“这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他仔细核对着合同条款,忍不住感慨这场“数智革命”带来的改变。回想起过去线下交易的日子,他依然记忆犹新,“人为议价、流程繁琐、交易不规范,还总跟不上市场变化,成本高得让人头疼。”

朱春好面临的困境,也是此前煤炭行业乃至多数大宗商品交易的缩影——卖方找不到精准买方,买方难寻优质货源。此外,交易流程不透明、审批环节繁琐、物流调度混乱等问题让不少企业陷入低效内耗。现在,这样的难题正被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交易平台的全链条数智化服务彻底破解。

作为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拥有一支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核心技术团队,已形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研发、供应链ERP管理、智能化装配三大类产品服务体系。其自主研发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更成为工信部认定的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并深度参与了工信部“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这些硬核技术实力,正是平台能打破行业“老规矩”、实现“购、销、运”等环节“阳光交易”的关键支撑。

就在交易完成后约半小时,10余辆运煤货车已抵达甘肃庆阳核桃峪煤矿。依托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系统智能匹配了最近的运输资源。通过智能化的装配系统,不到半小时就完成装车,所有环节都在“云端”实时可视、步步留痕。

这批从数字平台“约”走的煤炭,由货车装载着,随即沿着现代化的物流网络运往古都西安。在陕西煤炭交易中心的监控大屏上,每辆货车的实时位置、运行状态等信息清晰可见,犹如给每吨煤都配上了“数字身份证”。

“从交易到运输,全程可追溯、可监管。”陕西煤炭交易中心交易事业部经理赵雯指着大屏幕上的实时轨迹介绍,“我们为每辆货车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一旦车辆偏离预定路线,系统会立即自动发送问询函至承运商要求核实,有效防范运输过程中的偷换煤种、加水增重等违规行为,企业不用再派专人跟车盯货,既提升了物流效率,又显著降低了综合运输成本。”

截至10月底,平台已整合203家优质承运商,调度车辆超过2万辆,累计监管运量达2313.57万吨,处理运单19.98万笔,完成物流交易量4172.49万吨。通过智能配载、路径优化和全程监管,已累计为平台企业节约物流成本4729.42万元。

“大宗商品交易运作密集、资金体量大,且与企业、投资商接触频繁,一旦监督缺位,很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空间。”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水平坦言,作为陕西省物流集团打造的清廉国企示范平台,在省纪委监委的全程监督保障下,平台始终严格落实全面建设清廉国企的各项要求,以推动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交易便利化为使命,构建起以交易为核心、贸易为载体、数据为要素、技术为支撑、支付为纽带、物流为保障、金融为助推的“1+N”服务生态体系,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平台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全力营造阳光廉洁、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我们首先从技术上构建廉洁‘防火墙’,筑牢‘不能腐’的防线。”高水平介绍,平台构建了“智慧监督”机制,嵌入了“风险预警”指标,实现全流程电子留痕、异常操作自动拦截,从根源上杜绝暗箱操作的可能。

在做好技术防控的基础上,平台持续推动制度与管理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廉洁根基。通过完善监督定期会商、专项工作配合、联合检查督查、联动处置线索及监督成果运用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常态化开展廉洁约谈,清晰划定交易事业部全员从业“红线”“底线”。发布《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帮助员工从思想上拧紧“廉洁弦”,让清廉理念真正融入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全链条数智化服务交出的“阳光答卷”怎么样?市场最有发言权。

截至10月底,该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量27.58亿吨,注册企业用户已达12468家,为平台企业实现降本增收154亿元。线上交易资源已覆盖陕西、内蒙古、山西、新疆、甘肃等10余个省级行政区。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这种“阳光交易”模式正在走向国际。今年以来,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宗商品资源领域,该平台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已成功为法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客户完成多笔跨境人民币贸易资金结算业务。

在最近的一笔进口贸易中,从线上询价、合同签订到资金结算仅用时30分钟,不仅打破了跨境大宗商品交易“耗时长、环节多、风险高”的传统困境,更将陕西的“清廉交易模式”推向国际市场,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着数智化、透明化的贸易新动能。

从四处奔波到一键签约,从人情铺路到数据驱动,一场以“阳光、廉洁、统一、规范”为核心的变革正在深入大宗商品贸易的肌理。

当每一吨煤都有了“数字身份证”,当每一次交易都在云端留下清晰足迹,陕西用实践证明了:数智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构建清廉、开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动能,为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照亮了前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