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旬邑县的苹果种植基地内,农户正在采摘苹果。张康 摄
对乡村而言,最显性、最直接的变化往往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改善上。作为革命老区和农业大县的旬邑,在通过“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深刻重塑时,实现了将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
“千万工程”不仅改变了乡村的人居环境,还触及着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陕西省旬邑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紧盯“一肩挑”人员等重点对象,紧扣“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领域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办好民生实事。

旬邑县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优美。张康 摄
乡村也要“面子”
“还是早早改成水厕好,以前确实不方便。”从今年8月起,旬邑县唐家村又新建了10多间卫生厕所,村民唐兴永家里用上了按照统一标准,使用彩钢板和砖头等材料建设的卫生厕所。
在这10多间卫生厕所建设完成的时候,旬邑县纪委监委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干部一起来到村里验收。按规定,每间卫生厕所3500元的改厕投入,在改厕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每户村民会有1000元补助。“改厕这个事儿,一些人觉得费钱不想改,还有一些人因习惯差异不愿改。从旱厕到水厕,不单是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还有观念的变化。”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这样的情况。
散集村就很典型。这个深藏在黄土塬与沟谷间的村庄,凭借乡村振兴的东风,整合资金扩建散集村苹果示范园,建设金银花基地,形成“塬面苹果、沟谷药材”的产业空间布局,给村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湫坡头镇乡村振兴建设的先行村。在潜心优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村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与之相配套的“面子”同样重要。
“村里的环境卫生、配套的公共设施要跟上,房子想建得漂亮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妥善处理,家家户户的厕所得改造,让村庄风貌好起来。”散集村党支部书记庞卫平总琢磨着让眼前的村子越来越好。2023年,散集村被纳入陕西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试点,整村进行卫生厕所改造。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旬邑县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厕所革命、村道硬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工程,不仅建立了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还实现了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市场化运作。
在乡村建设中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旬邑县纪委书记张俊伟看来,“千万工程”中向村覆盖、向户延伸的乡村建设并不是静态的过程,而是动态的过程,是在乡村规划的先导下,不断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过程。
于是,旬邑县纪委监委以点带面,将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改厕作为重点民生实事监督项目,构建“监督+服务+联动”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推行“分片包抓强监督、专班推进抓落实”工作机制,紧盯补助资金申报、核实、审批、发放等关键环节,确保补助资金精准直达、落地惠民,明确分管领导职责分工,压实监督责任。
“比如,在改厕工作中,我们坚持全过程监督,通过事前介入、事中跟进、事后问效,审核改厕工作方案是否公平合理,紧盯县镇村在推进工作中是否高效,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等作风问题以及干部挪用、虚报冒领资金等腐败问题。”旬邑县纪委监委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田冬说,“在开展监督检查中,今年4月、7月,县纪委监委分别向张洪镇党委、马栏镇党委下发工作提示,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作进度,压实主体责任,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督办。”
在旬邑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全县累计完成65个村庄污水治理任务,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累计建成卫生厕所3万余间,卫生厕所覆盖率73.5%。这些改变为一个个传统的村庄提供了更多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空间。
善美也要善治
提起屯庄村,该村党支部书记井文强满脸自豪。很多人问起为啥?他总是干脆地回答:“村里事儿都敞开说,心里也不憋气,干啥都能行!”
从2006年成为屯庄村党支部书记后,井文强眼看着这个村庄一天天美起来、一步步强起来。但同时,屯庄村也与大多数村庄一样陷入“空心化”,面临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少参与村级管理与乡村发展多元化、村民需求多元化之间产生的矛盾。于是,屯庄村借助“云端”力量,将村务“搬进”小程序,通过信息化的村级服务平台将村级“三务”线上公开,惠农政策、公共服务等重大事项在平台上及时发布,为村民参与村级监督和基层治理搭建了一条便捷通道。
今年9月中旬,屯庄村准备进行污水管网改造提升,井文强通过手机在村级服务平台上发起了一条讨论:二组涝池旁到三组这条路长期没有铺设污水管网,导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和环境卫生。村两委研究决定,将此项目纳入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请村民来议一议。一连几天,村民纷纷发布留言:“支持,确实该修。”“具体啥时候开始修啊?”“道路泥泞难行,也不方便。”……9月29日,屯庄村又在村级服务平台发布了此次污水管网质量监督小组的议事方案,供大家讨论、监督。
“我们通过梳理后,公开村级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实现政务信息全方位透明化,从事后监督变为全程监督,被动监督变为主动监督,推动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屯庄村监委会主任李小龙说,“我们探索‘三单’管理模式,群众在网上发布需求事项,村两委接单办理,群众再评价结果,形成从信息受理到反馈的闭环服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乡村,善美也要善治。说到底,“千万工程”也是“治理工程”,旬邑县不少村庄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治理路径。
“基层治理就是要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多样,尤其当个人利益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些矛盾,进而累积负面情绪。此外,基层监督失效导致的‘蝇贪蚁腐’也会进一步啃食群众的幸福感。”旬邑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韩西宁说。
结合近几年查办的案件,旬邑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从今年3月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排查和核实。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分为两组,一组深入镇财政所调取2016年至2018年纸质发放底册,另一组对接县财政局,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系统导出实际发放的电子底册。在进行双轨核查时,纪检监察干部立刻发现了问题:部分纸质底册和最终发放记录存在“两张皮”现象。更普遍的是,大量村集体机动地补贴被“化整为零”发放至个人名下。
“面对海量数据,我们进行大数据比对锁定关键指标,即筛选出3年内单户领取面积大于30亩的‘异常户头’,再通过横向(同村不同年份)、纵向(同户不同年份)交叉比对,三类典型操作浮出水面:补贴款直接被打入时任村干部本人账户,或打入其近亲属账户,或由看似不相干的普通群众代领。这些‘影子账户’成为我们排查的重点。”旬邑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办案人员介绍。
旬邑县纪委监委聚焦村级干部履职用权、党组织建设、事权下放等事项,因地制宜、靶向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同步开展纪律教育,推动移风易俗。针对虚报冒领等违纪违法问题,高效运用前期数据分析和实地核查成果,精准处置问题线索。目前,已在太村镇、底庙镇、职田镇3个重点镇排查出涉及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问题线索8条,立案8件8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14.7万元,为“千万工程”清障护航。
土特产“火”起来
10月10日,雨越下越大,让西头村257亩苹果示范园安静了下来。
每年9月中旬,秦脆苹果进入上市期,村民们在苹果示范园里热热闹闹忙着采摘,随后装满苹果的农用车直接驶入园区的分拣车间,自动化的分拣线会按照果子大小进行分拣。
“果园日常有套袋、疏花疏果等活儿,集中20多天的采摘期会有很多村民来果园务工。村民采摘果子一天能有150元的工费。”西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东平算起了账,“对村集体来说,靠着这苹果示范园今年首次分红4万多元。加上这笔分红,村集体年收入能有近30万元。”
“千万工程”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也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苹果一直是旬邑县的“拳头产品”。近些年旬邑县积极推动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陆陆续续建起苹果产业园。其中,西头村所在的张洪镇是旬邑县苹果产业起步最早、区域种植最大的镇。3年前,张洪镇对苹果产业优化提升,整合了12个村的集体经济资金,成立了旬邑县兴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西头村集中流转了257亩地建起了双矮苹果示范园。
前不久,西头村村民李小勇栽种的新品种苹果迎来了丰收,苹果供不应求。“3亩秦脆苹果毛收入在6万元左右,这种苹果树树体小,便于管理,守着村子就能赚到钱。”
10月13日,秦脆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旬邑秦脆”发布,乡村“土特产”红火起来了。从旬邑走出的颗颗苹果,为县域发展注入了活力。旬邑县纪委监委紧盯产业发展、惠农富民等各项政策落实,监督职能部门在苹果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立项、资金安排、技术推广等方面是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以及在服务果农、合作社、企业过程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懒政怠政等行为。
“现在,新栽种的苹果园政府每亩将一次性补贴3000元,高接换头的苹果园每亩一次性补贴2000元。我们盯紧这些关键环节,对苹果产业的项目申报、审批、验收以及财政补贴、信贷支持、保险理赔等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旬邑县张洪镇纪委书记邓珊珊说。
今年初,张洪镇纪委接到上皇楼村群众联名举报,反映上皇楼村党支部书记潘某峰等4人在2024年果业救灾资金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问题。张洪镇纪委随即成立专项核查组,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迅速开展核查。经查,上皇楼村党支部书记潘某峰等4人在上报2024年果业受灾面积时,未逐户核实群众果园实际受灾情况,导致部分群众应得的果业救灾资金出现少发、漏发等情况。4人利用职务便利,通过本人及亲属虚报果园受灾面积99.5亩,共违规套取果业救灾资金6641.6元。最终,村党支部书记潘某峰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村委会会计潘某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村委会副主任张某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村监委会主任潘某辉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6月5日,张洪镇纪委将追回的资金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如数退还给村民。“这漏发的钱,还真能给咱追回来啊,太好了。”在上皇楼村果业救灾资金返还现场,村民潘益民看着银行账户上到账的果业救灾资金特别开心。
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再到基层治理、产业培育,“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也正在造福万千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