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廉”之辨——从西周青铜器溯源我国最早“禁酒令”
打印

石鼓山墓地3号墓出土龙纹禁现场。(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供图)

从《周礼》中提出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廉”思想,到召公在甘棠树下为民断案留下“甘棠遗爱”的清廉美名;从记载着“德”字全新写法的青铜器何尊到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提出德政思想……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的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周人从这里发祥,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先河,也留下了数不尽的廉政思想财富。

石鼓山脚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静静矗立。作为我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馆内收藏着48万余件文物,包含102件一级文物。各类古老精美的鼎、簋、尊、盘,以及铸刻于其上的铭文,让这座博物院堪称一部“青铜史书”。

日前,全新升级改造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展览正式亮相。在仔细品读这部恢宏巨著时,一组青铜酒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令之威

“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

“面前的这组文物出土于石鼓山墓地3号墓,包含1件户方彝、大小2件户卣和1件小的龙纹禁,出土时它们摆放在1件更大的龙纹禁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员柳莺介绍,“现在我们看到的陈列方式就是这组文物刚出土时的样子。”

时间回溯到2012年6月,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的几个村民在挖掘房屋地基时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随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经过考古发掘,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横空出世、惊艳世人,并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西周大盂鼎。王元 摄

其中,石鼓山墓地3号墓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是一座高规格贵族墓葬。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示的这组文物便出土于此。当时,1件大的龙纹禁放置于3号壁龛西底部,其上还放置着户方彝1件、户卣大小2件、与小户卣配套的小龙纹禁1件,以及用于挹注的兽首纹斗1件。通过酒器内发现的“户”字铭文以及壁龛内器物的摆设情况,可以认定墓主为“户”氏家族。

“当时出土的这两件铜禁十分罕见,大龙纹禁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渭滨区博物馆馆长王敬元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宝鸡地区曾发现过两件铜禁,皆为戴家湾出土。一件被时任陕西巡抚端方所得,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另一件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石鼓山墓地出土的龙纹禁是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铜禁,禁上的酒器组合,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禁上所置器物及禁的用途,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石鼓山墓地这组文物的摆放方式不难看出,“禁”是西周贵族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彝等酒器的案几,也就是现在的“酒桌”。当时,案几上摆放的酒具往往成组成套,且体量巨大、制作精美。

现藏于渭滨区博物馆的这件大铜禁,长94.5厘米、宽45厘米、高20.5厘米,禁面及禁四壁的边缘均饰有身躯修长的尖角龙纹,故称龙纹禁。这件铜禁铸工精湛,纹饰规整,造型庄重肃穆。宝鸡出土的3组铜禁在形制、纹饰方面相近,细部有所不同,时代大致相同。

那么,摆放酒器的案几为何被称为“禁”?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对此的解释为:“禁,承尊之器也,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

众所周知,商代饮酒之气盛行。考古发现,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器中,酒器制作之精、数量之多,后世罕见。商纣王酒池肉林,更是导致了王朝的倾覆。而从他手中夺取了天下的西周统治者,将摆放酒器的案几称为“禁”,足见警示之意。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在目睹了商朝末期酗酒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政治腐败,最终国家灭亡的惨剧后,新兴的西周统治者对放纵饮酒高度警惕,甚至上升到了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西周初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禁酒”行动拉开了帷幕。

令之严

“罔敢湎于酒”

为深刻吸取殷商灭亡教训,西周建立后,周公颁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以防止周人酗酒。

《酒诰》载于《尚书·周书》,是周公代表成王告诫周文王第七子康叔在卫国要执行戒酒的命令,其中写道:“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意思是说,上天降下旨意,劝勉我们的臣民,只在大祭时才能饮酒。上天降下惩罚,因为我们的臣民犯上作乱,丧失了道德,这都是因为酗酒造成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灭亡,也没有哪个不是由饮酒过度造成的祸患。

作为有史以来的第一篇禁酒反腐令,《酒诰》并非“一刀切”地全面禁止周人喝酒,而是通过对场合和德行的约束,防止周人沉湎于酒、醉酒误事、酒后失德。

《酒诰》有“无彝酒”“饮惟祀,德将无醉”等内容,明确指出大小官员不要经常饮酒,只有在祭祀时才可以饮酒,并且要注意德行,不能喝醉。对于聚众滥饮的人,周公的手段也十分强硬:“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

令既出,周人“罔敢湎于酒”。西周初年以后,很多品类的酒器逐渐消失,一系列新的食器开始出现,成为贵族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

1849年出土于宝鸡郿县(今宝鸡市眉县)礼村的青铜礼器大盂鼎,进一步印证了《酒诰》的真实性。

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铭文291字,主要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臣盂之事。其中提到的“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矣”(我听说殷朝丧失了上天所赐予的大命,是因为殷朝从远方诸侯到朝廷内的大小官员,都经常酗酒,所以丧失了天下),正是周康王在告诫盂,商朝大小官员沉湎于酒,以致亡国。铭文中还清楚记载了“在于御事,酒无敢酖,有祡烝祀无敢酬”(办事的人在举行饮酒礼的仪式上,没人敢喝醉,在举行柴、烝一类的祭祀上也不敢醉酒)这一情况,足以看出西周“禁酒令”被严格执行。

为推行“禁酒令”,西周还设立了“酒正”“酒人”等职官严格控制酒的使用,这些举措使周人饮酒走上了顺乎礼仪、合乎道德的轨道。而周公在《酒诰》中提出的“酒德”理念,即以“德”统摄饮酒行为,进一步匡正了社会风气,遏制了腐败奢靡,维护了西周社会的稳定,巩固了西周政权。

大盂鼎铭文。

令之思

严于律己、杜绝陋习

从遥远的西周到如今的新时代,“酒”与“廉”的话题,常常被放在一起讨论。

禁纵酒、讲“酒德”,是西周统治者实施德政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不禁让我们再次正视和反思纵酒行为对清廉政治带来的巨大威胁。

贪官污吏中,不乏“嗜酒者”。此前披露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东“靠煤吃煤”的贪腐案例中,就能看到他“纵酒享乐”的身影。身为国企领导干部,李东无酒不欢、嗜酒如命,在和商人老板的推杯换盏之中,忘记了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开始拿国有资源谋取私利。此外,他长期关照自己同窗好友兼密切酒友的煤炭购销生意,而对方“投桃报李”,给李东买房买车,曾经的同窗之谊,沦为了利益之交。

“酒之为患,俾谨者荒,俾庄者狂,俾贵者贱,而存者亡。”明人方孝孺在《幼仪杂箴》中将酒的危害总结为:使谨慎的人变得荒唐,使庄重的人变得狂妄,使高贵的人变得低贱,使活着的人丧失生命。普通人尚且如此,为官者一旦沾染嗜酒的恶习,更易思想滑坡、小节失守,逐渐坠入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深渊,严重侵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后果不堪设想。

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率先垂范,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筑起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以优良党风政风持续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其中就包含着狠刹节庆风、吃请风、纵酒风,严禁违规吃喝、不当交往、言行失范等要求。

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

古老的西周青铜器上,闪耀着周人政治智慧的光芒。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从政的养分,以史为鉴,照镜子、正衣冠,常扫思想上行为上的“灰尘”,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特别是在节假日等“四风”问题高发节点,党员干部更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违规吃喝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等歪风陋习,守住“廉关”、过好“廉节”。

秦岭南屏、渭水中流,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仍能感受到穿越时光而来的清风拂面,使我们一遍遍叩问内心、躬身自省……

《尚书·酒诰》节选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

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尔大克羞耇惟君,尔乃饮食醉饱。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兹乃允惟王正事之臣。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

译文:

王说:“要在卫国宣布一项重大命令。你那尊敬的先父文王在西方创建了我们的国家。他从早到晚告诫诸侯国君和各级官员说:‘只有祭祀时才可以用酒。上天降下旨意,劝勉我们的臣民,只在大祭时才能饮酒。上天降下惩罚,因为我们的臣民犯上作乱,丧失了道德,这都是因为酗酒造成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灭亡,也没有哪个不是由饮酒过度造成的祸患。’

文王还告诫担任大小官职的子孙:不要经常饮酒。并告诫在诸侯国任职的子孙:只有祭祀时才可以饮酒,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不要喝醉了。文王还告诫我们的臣民,要教导子孙爱惜粮食,使他们的心地变善良。要好好听取祖先留下的这些训诫,发扬大大小小的美德。

殷民们,你们要一心留在故土,用你们自己的手脚,专心致志地种好庄稼,勤勉地侍奉你们的父兄。努力牵牛赶车,到外地去从事贸易,孝敬和赡养你们的父母,父母一定很高兴,会自己动手准备丰盛的饭菜,这时你们可以饮酒。

各级官员们,希望你们经常听从我的教导!只要你们能向老人和国君进献酒食,你们就可以酒足饭饱。这就是说,只要你们能经常反省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道德,你们还可以参与国君举行的祭祀。如果你们自己能限制饮酒作乐,就可以长期成为君王的治事官员。这也是上天赞美的大德,王室将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是臣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