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 献身航天终不悔
——记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夏开红
打印

夏开红,1967年3月出生,男,汉族,安徽当涂人,工程硕士,研究员。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某室主任兼专业主任设计师,负责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战略战术导弹、探月工程、载人登月、“863”、“973”和国防基础科研等几十个型号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发生器、火工装置等若干预研项目的研制任务。研制的成果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导弹武器和地面试验系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定理想,献身航天终不悔

1990年7月,夏开红同志从国防科技大学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一毕业,就怀揣着富国强军的梦想,主动申请到位于秦岭深处的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中心(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的前身)工作。工作的当天就遇到了研究中心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很快有人离开了研究中心,但他却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留了下来。

1993年起,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逐步搬迁到西安。进城初期,研究院员工们一方面要承受居住条件差、单位任务少、工资低、物价飞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跳槽风、下海风”的诱惑。面对这些压力和诱惑,又有人选择了离开,但他却又一次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留了下来。

多年后,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年的抉择。他却说,我为自己当年拥有扎根基地的坚定信念感到骄傲,为自己能从事航天工作感到自豪,我永不后悔!

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后,他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经常以班组会议、室内会议和内部网络传送的方式,在全室范围内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上级要求,鼓励干部职工要“牢记神圣使命,立足岗位成材,报效伟大祖国”。“牢记神圣使命,立足岗位成才,报效伟大祖国”是夏开红同志的誓言,也是该室全体员工共同的奋斗口号。

严慎细实,真抓实干带头人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运载火箭的心脏,推力室、发生器和火工品等热力组件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热力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武器装备的性能和火箭发射的可靠性。任职以后,他感到责任重于泰山。二十多年的航天生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锤炼了一身“严慎细实”的良好作风。

“严”是他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工作习惯。他工作起来总是“严”字当头。接到任务,他总是当即组织大家进行严密的方案策划,对于重要技术方案,他亲自邀请同行专家进行研讨,严把方案论证关。他审签技术文件从不走过场,认真审核,力保文件内容准确无误,几乎所有室员都有过文件被他退回的经历。日常管理中,他也是从严掌握、从严要求。如考勤,有的部门规定晚到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不算迟到,但在他的研究室,晚到1秒钟都不行。他常说:“特殊的工作需要我们养成严肃认真的习惯,习惯成自然”。

“慎”是他审慎、谨慎的工作态度。由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他经常勉励自己、教育职工要认清技术发展趋势、领会总体要求、吃透技术、掌握规律、控制状态、权衡利弊,规避和降低风险。他常说“分析问题可以大胆假设,但问题定位需仔细求证,要防止小改出大错”。他经验丰富、决策果断,但从不蛮干。

“细”是他细致的工作方式。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往往存在一种“蝴蝶效应”,就是确定好技术方案和路线后,关注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某一个小环节出现问题,则会连锁地引起其他环节出现问题,最终会导致发动机研制的失败。因此,细节决定成败。对此,他一直强调“一次就把工作做好”,一直追求“零缺陷精细化管理”。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把工作要求和措施用表格的形式细化到具体岗位和工作流程中;他有一个随身记录本,将自己思考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及时记录,开会时与大家分享;他还有颗细致的心,同事如有心情不好、情绪不高,他总是主动询问,帮助解决困难。

“实”是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责任落实、基础夯实、信息真实、讲究实效,是他的工作目标。他强调技术报告重在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无需长篇大论。他以书面形式明确室领导班子分工,并逐级签署责任令,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他每月进行工作小结、适时制定工作计划。他组织开展设计流程梳理、薄弱环节治理、对标分析等专项活动,使产品可靠性和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他组织开展室级优秀班组、质量先进个人、优秀技术报告、季度之星、年度之星等评比活动,增强了职工的竞争意识,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他组织翻译外文资料,带头编写研制经验、设计规范和故障启示录,有计划地开展室内培训和技术交流,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他经常通过内部网络、工作例会和巡视谈话等方式主动了解员工工作进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获得真实可信的研制信息,他经常和员工一起深入生产、试验现场,坚持“眼见为实”,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由于“严慎细实”的良好工作习惯,他任组长的某专题研究小组被推选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首个“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试点工程课题组”。他取得的培养航天人才科学作风的经验已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推广。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研究室形成了一股“比学习、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开拓创新,刻苦攻关贡献大

他能够团结同事,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圆满完成各项技术的攻关任务。

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起点高,研制难度大。他带领团队积极攻关,先后攻克了“推力室局部烧蚀”、“发生器切向孔变形”等技术难关,并顺利通过了国防科工局组织的专项验收。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该消息成为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他先后参加十余项预研项目,并担任部分课题的负责人。结合预研项目,他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他创新地提出的带切向冷却的某新型喷注器设计,使某轨姿控发动机推力室头身焊缝工作温度由700℃以上降低到100℃以下。他负责完成“在低压下用气气燃烧模拟液液喷嘴的燃烧稳定性”的子项目,在国内外都是首次探索。

在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设计师也是交付产品的质量验收代表。为了确保交付产品质量,他组织完善了设计验收表格、亲自比对试验数据、动态管理成功数据包、深入开展设计质量复查、严把现场验收和出厂评审关,确保了以“神十”发射为代表的数十次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

他在高质量地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还积极拓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目前执行的技术服务合同总额过亿元。

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他提出的“采用某种不下台修补推力室内表面焊缝”的建议,听上去不可思议,实施后效果惊人。实践证明不仅措施可行,还节省了数百万元的产品加工费,并加快了研制进度。

他辛勤的劳动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他曾先后获得国防发明专利4项、国防科学技术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科技进步奖6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贡献奖”、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青年岗位能手”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众多奖项。

公正廉洁,职工满意领导赞

滥用职权是设计室领导干部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上任伊始,他就在所内网上公开承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并在全室干部职工面前约法三章:一是坚持“三不”,不为自己或班子成员乱发奖金;不挂名发表文章、申报成果;不接受职工单独宴请或礼品。二是奖金发放室内公开原则,分配方案室领导协商,并报主管所领导备案。三是推优评先、职称排序等重大问题民主评议,必要时投票决定;推荐干部征求主管所领导、班组长和技术骨干的意见。

他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经常学习政治理论,自觉改造人生观,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他恪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各项规定,逐步建立、完善室内规章制度,奖惩对事不对人。他坚持“分配公平、处事公正、室务公开”的“三公”原则,自觉接受上级领导、副职和广大职工的监督。他坚持学术民主,鼓励百家争鸣,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反对学术腐败。他经常教育副职、职工、家属和亲属要敢于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自觉把好金钱关、人情关。

为提高工作效率,他带头自主开发了多种实用软件。近年来,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加班也呈常态化。工作日他总是早来晚走,节假日几乎从不休息。常年累月的忘我工作已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多次在工作中感到不适、甚至出现过短暂的昏迷,但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他的带领下,他研究室的同志加班加点工作也已蔚然成风。

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总是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恪守不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构建了该室“严谨、创新、高效、和谐”的团队文化,切实做到了严于自律,模范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


上一条:兀宏政:率先垂范 为民办事
下一条:汪勇:用真情践行职责 用执着书写奉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