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营造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政务环境, 2008年10月9日市委第34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由市纪委、市监察局负责具体筹建和组织实施,主要负责全市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工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春雁同志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市纪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成立筹建工作组,从3月4日开始,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筹建工作全面展开,目前筹备工作已全位,4月27日正式启动运行。
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并联审批、联席会议、限时办结、电子监察”的运行机制。目前,市发改委、市建委、市政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市容园林局、市人防办、市环保局、市文物局、公安消防支队、市财政局、市外经贸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气象局等19个市级部门,已进入中心大厅,实现了集中办公。55个事项已在大厅统一受理,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后,各窗口部门将不得在原单位另行受理。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审批事项,实行了并联审批。对涉及审批部门较多、程序复杂的事项,采取联席会议的方式办理。对每个事项的审批时间都进行压缩,总体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一,并将新的审批时限公布接受监督,实现限时办结。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对进驻中心的审批项目办理情况实施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超时自动报警、审批绩效自动评估等。
特点一:实施极具西安特色的联动式并联审批,为目前全国最先进的审批机制
针对建设类项目和外资企业登记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实施西安特色的联动式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限成倍压缩。
一是关于建设类项目并联审批。按照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春雁同志关于“假定审批前置条件成立,各部门实施同步审批,以时限最长的单个审批环节时限作为整个事项最终审批时限”的具体指示,我们制定了《关于建设类项目并联审批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西安特色的并联审批新机制,规定报建审批事项由涉及的各相关窗口部门同时受理,假定本部门审批业务的前置条件全部成立,先行完成本部门的审批程序,待所有前置条件补充完备后,集中批准,统一送达,办理时限最长的单个审批环节时限作为整个事项最终审批时限。这种审批机制使所有审批事项不再互为前置条件,消除了制约审批工作进展的制度性障碍,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行政审批新机制。
二是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制定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制度》,编制了并联审批流程图,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实施并联审批,以市工商局作为牵头部门,协同国税、地税、质监、财政等部门,联合办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手续,各窗口部门按照新机制的具体要求,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使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一个大厅办完从项目立项审批到工商执照、国地税登记证等各类事项的所有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中心真正实现了一条龙服务。
特点二:管理科学规范,审批服务实现高标准、高效率
一是服务内容透明。结合成都市和我市有关部门在网上公开的办事指南,与窗口部门一起,对55个进驻事项的办事环节、法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等进行了比对和审核,重新确定了55个事项的78个办事指南,在中心大厅两台电子触摸屏公布,同时编印成册,目前办事指南已进入大厅,放置在各办事窗口,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阅读和参考。
二是服务意识增强。进驻人员到位后,我们对其进行为期3天的岗前培训,主要培训了团队意识、政务礼仪、制度学习等,特别是邀请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周文才,就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意义、运行机制、工作程序等对进驻人员进行了讲解,软件公司就中心行政审批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了辅导和现场演示,培训中还安排窗口工作人员在莲湖区政务大厅进行了实习。通过培训,使进驻窗口人员对中心新的运行模式有了了解,增强了服务意识。
三是制度保障到位。先后制定了《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暂行制度》、《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接办件暂行制度》、《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暂行制度》、《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暂行制度》、《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理的良好机制。为了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市监察局还专门出台了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入驻部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施效能监察的通知,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理和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四是首席代表负责。在确定进驻部门和进驻事项的同时,制定了进驻窗口工作人员选派方案,提出了人员选派条件。与以往不同的是,每个进驻部门在选派人员的同时,确定了一名首席代表,代表本部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行使授权范围内的行政审批职权,并对本部门负责。目前,19个部门共派驻中心窗口人员37人,确定首席代表19人。各单位窗口进驻人员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90以上,平均年龄只有35.7岁。
五是收费事项集中。进驻中心的55个事项中涉及收费的有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容园林局、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政委等5个部门,涉及16个事项。中心正式运行后将全部在大厅集中收费。
特点三:电子监察及时预警纠错,全程跟踪监督
一是网络审批提速。目前网络系统分为“公众互动服务政务公开平台”、“中心业务处理规范平台”和“内网办公系统”三部分,主要包括中心网站、网上申报审批、交互式触摸屏查询、短信服务、总台发号、窗口业务处理等系统以及网上申报项目的预批、统一收费管理系统、企业设立登记一表制系统、办件提醒等功能,同时具有请销假管理、中心管理、领导决策辅助分析等系统管理功能。4月15日,该行政审批网络平台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目前,进驻部门正在熟悉软件系统的运行要求,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二是电子监察监督。该系统分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和视频实时监控两部分。通过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对中心办公大厅项目办理情况实施电子监察,实现对审批程序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超时自动报警、审批绩效自动评估等功能。通过短信发送系统,将各窗口部门事项办理情况以手机短信形式即时反馈至窗口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通过视频实时监控,对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过程进行监督。4月15日,电子监察系统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已与市信息办沟通对接。这是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规范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一次尝试,也是创新监督模式,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的有力措施,对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规范公务人员服务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政务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保障市政务服务中心顺利运行,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全心全力服务每一个社会公众,精益求精办理每一个事项,全力将市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办事流程最短、手续最简、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服务平台,为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做出贡献。
文章来源:西安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