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阳县纪委监委聚焦旱腰带地区农灌痛点,通过监督倒逼职能部门协同发力,破解北部旱腰带地区兴隆镇、口镇等区域灌溉“高价水”难题。
该县纪委监委始终把群众诉求作为监督导向,年初依托“群众点题”机制,通过走访排查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兴隆、口镇一带发现这一区域农民灌溉水价明显高出其他镇区近40元,农民灌溉负担过重。该县纪委监委立即行动,向县水利局制发监察建议要求开展水价过高专项治理的同时,牵头组建由财政、民政、水利、灌排总站等部门组成的整治专班,以“巡诊+会诊”推动问题解决。一方面,整治专班深入镇村调研摸底,精准锁定“以水养人养库”“村级无专管机构”“水价动态调整滞后”“监管缺位乱收费”四大问题,县纪委监委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县灌排总站下属杨赵管理站站长郭某挤占挪用村级用水经费问题线索进行重点查处,立案3件3人,形成有力震慑;另一方面,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多部门闭门会诊,督促职能部门主动履职开“良方”,财政部门统筹187万元解决灌排单位养老统筹欠款,缓解“以水养人”压力。水利、民政、灌排总站推动设立2个农民用水协会,实现末级水费专款专用。民政、市场监管部门协助建立水价分类动态调整机制,按渠系条件核减群管人员,严控用水成本。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开通监督通道、实行灌季90%以上村组水价抽查,杜绝“乱搭车”收费。
在该县纪委监委的跟踪监督下,灌排单位建立末级水专管机构2个、完善制度8项,末级渠系群管费用从0.15元/立方米降至0.13元/立方米以内。今年夏灌期间,引水灌溉8750亩作物,农户亩均减负3元至5元,叠加杜绝乱收费,实际减负亩均10元以上。
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以国营水价治理为突破,持续推动解决灌排单位历史遗留问题,让整治成效覆盖北部4镇36个行政村16.2万人,实现年均为群众减负70万元左右,真正让群众用上“明白水”“实惠水”。(泾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