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眉县纪委监察局深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监督执纪主业,把好“五关”,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提升纪律审查效果。1-8月份,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处置案件线索171件,立案10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08人,办案数量同比增长176%。
一是加强线索管理,把好“入口关”。建立线索规范管理机制,由信访室认真收集网络、来信、来访、来电等各类群众检控类问题,统一登记、审批、分流、交办、归档管理;建立问题线索处置月报告制度,每月对基层的问题线索情况进行统一收集,采取全面排查、集体研判、挂号交办、跟踪督办、办结销号等措施,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实行动态监管,确保案件线索不遗漏、不积压、不隐藏。
二是加强信访初核,把好“审核关”。对部门和乡镇办案协作区查办的信访件,从调查报告到调查证据材料,坚持从严审核,每件信访件上报之前都必须报经本单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把关,报县信访室、分管信访举报工作的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审核通过。审核过程中发现有疑点或调查不清楚不深入的,要求重新作出进一步调查,直至问题查清、证据完备、处理到位为止。
三是加强线索处置,把好“质量关”。下发《纪检监察工作务实手册》,明确线索调查必须坚持“重证据、重调查、重程序”的原则,注重外围调查、注重书证物证、注重办理程序。要求各项证据材料之间要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形成坚实的证据链条,对证据材料不全的,必须再作补充调查或者重新调查,确保问题查清、内容查细、线索查实,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
四是加强保密工作,把好“纪律关”。制定《纪检监察保密纪律》,加强信访件管理,所有信访件由信访室统一登记、审批、分流、交办、归档管理。特别是对实名举报的信件,采取严格有效的保密措施,在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调查核实取证。对因失密、泄密造成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是加强直查快办,把好“时效关”。对一般性信件,下转基层纪委查处,并要求件件上报结果;对属实名举报、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问题、集体访、领导交办、上级交办的重要信访件,坚持由县纪委直接快办、快查、快结、快处,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举报的效应。同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信访举报人反馈,充分听取举报人意见,增强群众举报违纪问题的积极性和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