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铜川市纪委充分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扣受理、办理、处理环节,实现了信访举报件办理“零暂存”。1至5月,全市共受理信访举报件142件,初核170件,立案90件,了结78件,
规范信件处置方式。对照“四种形态”要求,把关注点转向“盯违纪”,使信访举报工作对准党规党纪,对举报件进行科学研判、及时处置,特别是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及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举报,做到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对历史遗留的、反映问题不具体、无可查性的留存件进行梳理,逐一过堂,调查了结;对当时不具备调查条件、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信访举报,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核实。坚持有举报必查,对查实的问题依纪依法进行处理,不让“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集体研判信访线索。建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集体研判参与线索筛选制度,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信访室定期参与对受理的市本级管理干部的信访件分析筛选,集体排查,摸清情况,分析成案的可能性和查办价值,防止问题线索流失、遗漏。对转下级办理的信件坚持快查快处、及时报结,严把转办件审核关。并根据问题及线索调查的难易度、办理进展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指导、跟踪、通报、问责等举措,提高转交办件督查督办工作成效。通过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定责任、定质效,确保了群众信访举报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从而减少了重复访和越级访。今年以来,市纪委共审核要结果信访件65件次,退回补充调查16件次。
深化谈话函询制度。正确处理“小毛病”与“大问题”、“违纪”与“违法”的关系,避免“好同志”变成 “阶下囚”。对于群众反映党员干部道德诚信、生活作风,党员干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通过提醒谈话、诫勉谈话予以警示,把反映的问题告诫给本人,并要求本人如实做出说明,给党员干部一次实事求是向组织解释和说明的机会,让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止于萌芽,让违纪行为及时刹车,让红脸、出汗、扯袖子、咬耳朵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市纪委先后对6名市本级管理干部开展了信访函询,并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加强预防、自觉改正,促其知纪明纪、戛然而止,体现了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和关心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