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联
打印

春节临近,春联成了家家户户过年的必需品。“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门上张贴一副得体美观的春联,不仅是传统年俗,更是饱含着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自打我记事起,父亲每年过年前的半个月是最忙的。当乡间集市一股脑地摆出各式各样的春联和年画时,父亲就开始通宵达旦地给乡亲书写春联。

那时候,大家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几瓣儿用,能省一点是一点。春节前,乡亲过年都图个吉利、喜气。邻居们总是买张红纸送到我家,然后跟父亲详细地说明家里有几扇门,甚至连猪圈的门也要讲明。父亲也不记录,一遍听下来就能记住。等乡亲们走后,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用裁纸刀将整张红纸裁成对联和横幅,然后一丝不苟地将毛笔饱蘸浓墨开始他的创作。夜深了,寒冬滴水成冰,农村的夜静悄悄的,西北风肆虐声中偶尔夹杂着几声犬吠,堂屋中那盏昏暗的白炽灯依然亮着,而灯下是父亲清瘦的身影。

我年幼时非常调皮,父母亲让我练字,我总是定不下心,书法水平没有长进。看到父亲不辞辛苦给乡亲写春联,我也跃跃欲试,可父亲却从来不让我动笔,只是在清晨将用红绳子捆成一捆的对联让我送给大叔大爷家。可是请父亲写春联的乡亲太多了,父亲实在忙不过来,就想了个办法,在平时不忙的时候,用红漆和黑漆将对联直接写在邻居的门上,过年时,再用清漆刷一遍见见新,这样一来,过年的任务就稍微轻了一点。

这样的日子过得慢慢悠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也过得好起来了。邻居们似乎都逐步富裕了,一开始春节前除了有限的几个大爷大妈还请父亲写春联,再后来就没人请父亲写春联了。但父亲每年过春节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他觉得那些印刷出来的春联跟自己亲手书写的相比总缺点什么,也许父亲是要将幸福和美好的生活亲手写出来。

人到中年以后,儿时的书法情结一直萦绕在胸,我重新拿起毛笔开始练字。40岁那年,父母回南通定居,和我生活在一起。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仍然倔强地坚持着过春节手书春联的习惯。不过这一年,他将毛笔递给了我。父母亲二人已年逾古稀,在我身边,指导着我如何写字,我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我一下就想到《论语》中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跟着父母反复学习练习,心里一定是快乐的。我顿时对这句话产生了共鸣。

春联写完后,父亲对我说,“你写一幅书法作品吧!”我在宣纸上用草书了一首孟郊《登科后》。父亲用颤抖的手以我的笔名落了款。自此以后,父亲基本不再动笔了。我非常珍惜这件书法作品,将它作为我微信的封面照片,一直陪伴我到现在。每当我打开微信时,我就会看到这件作品,就会想到父母,想到父亲这么多年的春联书写,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

龙年快到了,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是中国家庭,都会准备崭新的春联,因为它代表着对来年生活风调雨顺的憧憬,代表着国泰民安的祝福,它也承载着亲人间的温情。我们一代代人就是在这种年俗中传承着华夏文明。


上一条:舍身为民
下一条:战地年味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