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中国农民画乡”之称的西安市户县,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画家们又拿起了蘸满感情的画笔,在工地临建墙上绘就出一幅幅“民心图”;一双双精美绚丽的花鞋垫,绣着荷花、包公、廉洁图案的红肚兜、门帘、香包,则是乡村巧妇们表达对廉洁畅想及对勤廉干部感激之情的方式;置身于换了新颜的村庄,内容翔实的村务公开栏,县级职能部门的便民服务栏,村廉政文化活动中心,都为我们传达了乡村的新气息。在这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一面勤廉故事文化墙,一本阅览不尽的好书”
“这面廉洁勤政故事文化墙画得好!用农民画的手法创作出的廉政文化墙,不仅给我们以廉政文化的熏陶,而且能学到很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领会到许多人生感悟。我每幅画都看得很仔细,这面墙就是一本书。”这是8月初,西安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焦安发在户县参观廉政文化墙时发出的感言。7月下旬以来,户县纪委监察局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县城建设工地的临建墙和住宅楼院墙等闲置场地,建立起廉政文化墙,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农民画家们积极参加到这一行列中来,他们用饱蘸感情的画笔,用大红大绿的色彩来表达庄稼人对廉政文化的理解和心中的那份企盼。农民画家将三四幅画面组合起来,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廉洁勤政故事。由四五幅画面构成的《吴隐之饮泉明志》、《于谦清白留人间》、《王九皋礼还明珠》,以明快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为我们勾勒出吴隐之、于谦等人可敬可亲的感人形象和人格魅力;《包拯三谏宋仁宗》、《范仲淹裁撤庸官》、《年富革弊解民悬》、《欧阳修罢撤迎送宴》,画家们则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廉吏革除陋弊、勤廉兴国的故事;《诸葛亮鞠躬尽瘁》、《白居易筑堤惠民》、《苏子卿不辱使节》、《岳鹏举精忠报国》等,让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一组组跃出画面、扑面而来的先贤形象,使人的心灵在观赏艺术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净化。这条长达100多米的廉政农民画长廊,是由20多位农民画家冒着酷暑集体进行创作的。在近10天的创作过程期间,就吸引当地的群众和行人前来观看,一些家长还专门带着孩子赶来观看学习。“孩子,你知道饮泉明志、苏武牧羊这些典故吗?知道范仲淹、于谦、白居易吗?”“妞儿,你不是正在书画班学书画吗,你看伯伯们的画和字多好啊,认真看多学学。”“廉政文化墙成了县城一景,人从漂亮干净墙边走过,心里甭提多舒畅!”这是笔者听到观众们对这本“书”的不同解读。
“一个廉政教育基地,一面可鉴得失的廉洁镜”
走进户县廉政教育基地大厅,赫然映入眼帘是户县纪委监察局的工作理念,“纪委与你一道,共谋发展之策,共走创新之路,共筑反腐防线,共享美好生活。”这段温馨的话语在传达着户县纪委不仅要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进行反腐败斗争,也在传递着纪检干部要同大家一起创建美丽家园、享受多彩人生的美好愿望,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纪检干部可亲可敬的形象,而不是冷冰冰的面孔。基地教育厅分为七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产品,是广大农村干部学习廉政知识、接受勤廉教育的生动课堂。进农村部分,重点展示了该县以村务公开为突破口,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教育、普及农科知识和开展农村廉政文化活动情况;进学校,展示了该县将廉洁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们爱国崇廉的品质及举办青少年廉洁书画展、编印中小学生日常廉洁行为手册等情况;进企业,着重展示以推进厂务公开和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升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果;进社区,主要展示培养社区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美化社区环境,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取得的成果;进家庭,主要是以树立清正廉洁的家风,创建“干部勤廉家庭”,开展领导干部家庭“廉洁”双承诺等活动取得的成效;进机关,主要展示提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意识和创建服务机关所取得的成效。廉政文化产品部分,展示了廉政折扇、反腐倡廉农民画册、廉政台历、口杯、笔记本及民间工艺品。户县纪委监察局在廉政教育基地建立了可容纳140多人接受教育的警示厅,配备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在墙壁张贴正反两方面典型人物图片事例展版,定期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观看警示电教片,听取廉政报告,使这里成为广大干部及时进行自我警示勉励的一面镜子。
“一台纳凉文艺晚会,一幅乡村颂廉乐园景”
“我今儿竹板打得欢,要把咱村喜事谝一谝;自从勤廉清风吹进蔡家坡,整个山村把新颜展;水泥街面宽又坦,座座新楼立眼前,干部当起领头羊,要把旅游产业来发展……”这是该县蔡家坡村杨炳利父女在“廉政纳凉文艺晚会”上带来的快板《勤廉风拂蔡家坡》。小舞台折射出大世界,父女两人自编自演的快板讲述了该村干部勤廉兴村,带领群众一起修路、架桥、打井,建文化活动中心、治理河道、发展旅游产业,以及由这股勤廉之风给村子带来的新变化。由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拜年》,讲述了村民为感谢本村干部为62户群众从水泥厂讨回7万多元工资,集体送上“勇于办实事,关心下苦人”牌匾的真实故事。一位观看纳凉晚会老人感慨地说:“看自家村编排的真实勤廉节目才有意义,这不光是村民对廉政的希望,也对干部以后工作打了气!”笔者了解到,该村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以来,进一步完善了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翔实地公布了道路硬化、建桥、打井、治理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粮食直补款、民政救济金发放情况等具体项目。同时,县农牧、卫生、公安、水利等部门在村上张贴了便民服务和办事流程公示牌,使群众清楚地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服务内容和收费项目。村里制定了村干部廉洁自律、议事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村干部在每年年终要向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述职述廉活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蔡家坡村还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村民自发组成锣鼓队、秧歌队、书法组和中老年健身队,红红火火开展颂廉倡廉文化活动。西安市纪委和该县科技局特地送来6000余元农业科技、中小企业管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为表达对市县干部的感激之情,村里的巧妇们送来绣着勤政廉洁图案的花鞋垫、门帘、香包等民间工艺品。这些精美的民间民俗工艺品,也受到了前来山村观光游客的青睐。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生活在这个美丽乡村的人们,我们始终寄予着深厚的感情,只有这个社会主体的兴旺发展,才有整个社会的蓬勃发展。从西安市户县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我们看到了这片希望田野上的春风,必将促进农村干部的勤政廉洁、农民素质及监督意识的提高,也促进县、乡两级政府便民服务措施的落实,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我们期待着农村廉政文化活动带来的更多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