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有这样一位县委书记。这位县委书记在绥德,他的名字叫曹世玉。
假如你见到曹世玉,可能和你想象中的陕北汉子不可同日而语,他并不魁梧高大,也不是骠悍硕壮的那一类,40多岁,背有点驼了,极其疲倦的样子不可掩饰,和你说话时眼睛似乎也睁不大。可是,只要你留心观察,就可以发觉,他那浓黑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睿智而机敏,内心的刚毅和坚韧挂在面庞上。当他头戴一顶发黄的草帽,身穿一件脊背上已有几个小洞的背心,肩上搭着一条擦汗的毛巾在建筑工地和工人们一起搬弄石头的时候,谁也看不出他是一位县委书记,他的角色是工人。当他坐在窑洞里的炕头,和庄稼人一起端着粗瓷碗吃饭、闲聊的时候,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就是曹世玉。
在绥德采访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激动万分,心情难以平静。从曹世玉身上我看到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希望,我从曹世玉那里得到的是无形的资产——信心和力量。在人头攒动的县城商业区,在恬静幽雅的滨河大道,在雕阴山下,在无定河畔,在“扶苏城上月如钩”的晚上,或是在酷热难耐的午后,我问到的每一个人,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走出校门的中学生,从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到手托儿女的年轻少妇,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县委书记曹世玉的。有的只是用一句简练的语言表示对曹世玉的尊敬:“好,好官,清官。”有的则要絮絮叨叨地给你说一件事情,用鲜鲜活活的事例来证明曹世玉是好官、清官,也以此证明他不是恭唯、粉饰曹世玉,而是实话实说。枣林坪镇一个叫做高加选的农民专门寻到我住的宾馆,约我诉说曹世玉帮助他脱贫致富的事情,当时,还给我留下了一份他自己写的表扬材料。
“绥德人民好福气,来了书记曹世玉,有德有才有魄力,对上对下讲实际……”这是绥德县一位离休干部武凤鹏创作的顺口溜。也可以说,这是绥德35万人的共同心声。绥德的老百姓崇敬曹世玉,拥戴曹世玉,这是为什么?原因极其简单:他是绥德人民的儿子,他是绥德人民的父母官,他为绥德人民办了一件又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就在我采访曹世玉的时候,几分钟内,他的手机连续响了两次。给曹世玉打电话的是一个农民,乡下的农民竟然知道县委书记的手机号码,这在一些人看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曹世玉耐心地给农民回答问题。在曹世玉的眼里,农民是他的衣食父母,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他的手机号码不仅农民知道,下岗职工,普通工人,中小学教师,甚至街道上的卖菜者也知道。
2001年,绥德县的滨河大道建成后,县上的一些老干部凑了些钱,为时任县委书记兼县长的曹世玉等修河堤的建设者们刻了一块石碑,“功利千秋”四个刀刻的字赫然在目,每一笔每一画中都灌注着绥德人民的心愿。用吊车正在安装石碑的时候,被路过检查工程的曹世玉挡住了。正在兴头上的老同志对曹世玉的阻挡意见很大,曹世玉再三好言相劝,才使碑石原地倒扣。要问这些老干部有什么功利目的,用一位普通干部的话说:“绥德人民盼望了30年的事情,曹世玉用3年时间办成了。”人民是忘不了造福一方的官员的。立碑,只是他们对那些清廉正直、有所作为的官员的感激和怀念。石碑虽然没有立起来,给绥德人民留下了小小的遗憾,可是,用一位老干部的话说:“县上领导廉洁、勤俭、苦干的行为在群众中树起了口碑和心碑。”
作为绥德人民心中的一块碑,曹世玉应该是很自豪的。心中的碑经得起风饕雪虐,耐得起时间的冲刷和检验。这是最高的荣誉。
刚强的汉子流下眼泪:不成功便成仁
1999年10月23日,曹世玉风尘仆仆地从延安市的延长县来到了绥德。他是省上确定的跨地市交流的县级领导之一。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到这个全省、全国最贫困的县里来当县长?”这是曹世玉的同学、朋友,乃至妻子和儿子藏在心中、不好启齿的疑问。这个疑问被绥德一中几个中学生提出来了。他们要采访曹世玉。身边工作的同志还拿不准该不该接待这几个“小记者”,因为曹世玉太忙了。曹世玉一听,吩咐工作人员:“叫娃娃们来,不要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谁料,娃娃们提出的问题,是不少人想问而没有问的问题。曹世玉笑眯眯地给娃娃们说:“我来绥德县是上级的安排,工作的需要。绥德穷困是事实,我不来,总要有一个人来。古人有一句话,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嫌绥德贫困落后,正因为它贫困落后,我才来到这里,目的就是要和全县人民一起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共产党培养成长起来的一名领导干部,我来绥德是为了给老百姓办实事,造福一方人民。”曹世玉向娃娃们,也向35万绥德人民表明了他来绥德的初衷。
交流到了绥德后,曹世玉只在县城呆了一天,就上榆林开会。会议一结束他就开始下乡。因为他有亲身体会,要当好一个县官,就必须完全彻底地吃透县情、乡情、村情、干情,而要掌握真实情况,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连续7天,他跑了23个乡镇。每天早晨,晨光微熹,他就爬起来了,晚上11点回到县城,做完笔记才上床。他中午也不休息,和乡镇干部同吃一灶饭。难怪,我采访他身边工作的人员,他们无不钦佩地说,曹书记的劲头可大啦,他好像不知道饿,不知道渴,我们跟着他走乡镇可艰苦啦,中午饭两三点吃,下午饭七八点吃。陕北的深秋已是山瘦水冷、风紧霜白。曹世玉迎着冰冰凉凉的风,从这个乡镇到那个乡镇,出了这条沟,又上了那道梁。每到一处,他都细心询问,了解乡镇存在的问题。可是,有些乡镇,院子里荒草萋萋,如无人之境;有些乡镇,冷冷清清,一些干部没有在岗;有些乡镇,主要领导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无头无序。有的村子财务混乱,乡镇干部在村上报账,结果是乱上添乱,造成群众把乡村干部放在一块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曹世玉在思考:至关重要的是首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老百姓对这个政府放心了,依赖了,才有话可说,才能一心一意地和你谋求致富之路。
在了解乡镇工作的同时,曹世玉更加牵挂的是在连续三年大旱的情况下群众的生活问题。他到农家首先是看窑里还有多少粮。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在他到绥德第三天下乡来到全县最贫困的苏家岩乡寨山村的一位老大娘家所看到的情景,她家里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他揭开几个放东西的缸一一查看,没有找到一颗粮食,除一缸酸菜外,就是在一个缸中放着半筐洋芋,他弯下腰抓了一把,抓上来的洋芋只有指头蛋那么大,颜色紫而发红。一看洋芋的色泽就知道它含有毒素。曹世玉问老人家还有别的东西吗?说没有了。他又问随行的乡村干部,这是孤寡老人吗?都说不是,老人有儿子,儿子生活也很困难。曹世玉看着这个贫困的家,看着这一户脸色发灰的农民,刚强的汉子流泪了,他哽咽着说,我们愧对党和老百姓。令他愤慨的是,在这样贫困的境遇中,一些乡镇一年的招待费竟然花了十多万元。这些乡镇干部良心何在?不要说什么党性原则了,连做人的良知都没有,何以为民当官做主?
经过调查摸底,曹世玉清楚自己面对的现实是:在农村,不仅由于连续三年大旱,群众生活相当困难,而且由于一些乡村班子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在城里,不仅干部工资拖欠相当严重,引起一些干部情绪难以稳定,而且一些部门班子不健全。老百姓不断上访使主要领导应接不暇。更使曹世玉担忧的是:面临大量的问题要解决,不仅县乡组织软弱涣散无人解决问题,而且由于没有权威性,也无能力解决问题。人心散了,这才是问题存在的症结。据此,他明确提出,无论是保稳定还是抓发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必须放在农村工作上,首要的是抓班子,抓干部队伍,解决乡镇工作瘫痪或半瘫痪的问题,确保各乡镇正常上班,正常开展工作。
2000年的春节曹世玉等于没有休息,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就在家里准备全县工作会议的讲话材料。正月里一收假,就分别召开县委、县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代表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大会讲话稿的意见。许多老同志说,讲话稿写得很好,就怕落实不了,绥德的问题积重难返,无法解决。一位原人大副主任愤慨地说,我的女婿是乡上的一名司法干部,在执行公务中被当事人从窑顶上推下去致成重伤,我找过县上几套班子的主要领导,至今还未解决,绥德县的其他问题还能解决吗?曹世玉忿然发誓,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绥德的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我就不信能难死人,不成功便成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会于正月十六如期召开,曹世玉亲自带领一班人马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去督促检查,让每个乡镇主要领导公开承诺,如果到年底没有完成任务自动辞职。当曹世玉发现有一个乡镇没有如期召开工作会时,对乡镇领导干部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让主要领导作了深刻检查。逐乡镇巡回督查结束后,他让电视台的记者编了一个多小时的新闻,连播一周,让方方面面干部群众都知道乡镇的领导所作的承诺,便于监督。
“阳光下的选择”:为了党和老百姓
曹世玉满腹经纶,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这在绥德县县乡两级干部中已达到了共识。他丰富的知识得益于刻苦学习。他常讲,一个放弃学习,不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的人,不可能有多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而一个政治业务素质欠缺的人,是不可能当好一个领导干部的。因此,他把学习当成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了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工作再忙,也要挤时间补上学习这一课。他特别重视理论学习,仅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笔记和体会文章就有50多万字。他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时,觉得需要做笔记的,也在认真记录,更不要说他挑灯夜读,啃过的一本又一本各类学科的书本了。这些年来,他做的学习笔记、工作笔记就有400多万字,学习笔记有107本,而且在报刊发表理论、调研文章100余篇,每一则笔记,每一篇文章都是他认真思考的结晶,字里行间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智慧。正因为他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他才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驾驭全县工作大局的能力,能够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符合绥德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办法。他当县长、县委书记四年多,形成近100万字的讲话稿,都是自己动手写的。他说让别人代劳写讲稿,总是难以把自己想讲的话写上去。
曹世玉有一个观点:过去几十年所形成的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坚持,但党管干部的具体办法必须改革。如他所说:“想当官,想干事业,想体现人生价值,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应该说是正当的要求,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方式来当官,是正当手段,还是不正当手段。问题不在于哪些人想当官,而在于只有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当官;不在于当上官的人想干什么,而在于当官后只能干什么。”
经过深刻思考,看清了当官用人的某些弊端之后,曹世玉身体力行,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000年8月中旬,绥德县委、县政府在绥德一中公开选拔中学校长。县委、县政府规定无论是一般教师或在职领导都可以参加竞选。自愿报名之后,采取资格审查、公开演讲、群众投票、评委打分、严格考察、县委常委集体决定的办法进行,结果是原任校长落选,一名副校长脱颖而出,从而实现了校长的优中选优。这一改革既是投石问路,也增强了县委一班人改革人事制度的信心,从而拉开了绥德县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序幕。
2000年10月,曹世玉任绥德县委书记兼县长,可谓大权在握。当时,他面临的情况是,一方面,由于原来缺职和现任领导到龄等原因,全县党政事业单位需要新任正职30多名、副职40多名;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调整回城的23名原任乡镇正职、12名副职等待组织安排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曹世玉如果想要谋私,他手中有足够的权力。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坚持工作第一、事业第一的用人原则,全面落实群众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群众自己选择领路人。配备乡镇主要领导,让每一个乡镇的全体干部民主推荐候选人,然后让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在县委确定的原则下,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搭配班子;配备县直部门主要领导,让具备条件的干部自由报名,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民意测验,筛选出来的候选人进行公开演讲答辩,然后由全体县级领导、各乡镇和各部门主要领导、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代表进行投票打分,竞争上岗;配备中学校长,让具备条件的报名者公开演讲答辩,然后由一部分优秀教师和一部分老资格的教育工作者组成评委进行打分,择优聘用。这样一来,谁上谁下,权力不在哪一个领导手里,完全由群众说了算。县人事局长、水保局长、计生局长等27名部门一把手都是通过这种办法上去的,其中科协主席、工商联主席和档案局长都是由一般干部一步升任正科级领导的。这样,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正之风在绥德没有了;逢年过节不是干部排队看望领导,而是曹世玉带着县级领导去看望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看望工作在第一线的乡镇主要领导和煤矿矿长的妻儿、老人,使党风政风大大好转。
我们的媒体不止一次地报道过吏治腐败和难以遏制的症结。为什么卖官买官屡禁不止。不断有人“前腐后继”?曹世玉对此看得很清,他说:“原因就在于‘官帽’拿在我们手中,能否当官关键看我们是否给‘官帽’,于是拿钱买官、靠关系要官之风越刮越猛。如果‘官帽’拿在群众手中,那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就会不刹自禁。”曹世玉之所以把“官帽”交给老百姓,还权于民,他的出发点就在于使老百姓放心,使老百姓满意。
曹世玉在身体力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同时,还亲自主持和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管人管事的制度,从制度上防止了人、财、物方面不正之风的滋生和蔓延,并通过举行公开承诺大会以及实行两年连评末位淘汰等办法,教育引导干部奋发向上,努力工作。由于这些干部都是老百姓的心上人,所以,绥德的爱民之风大兴,重民之吏增多,各级班子更加团结,社会更加稳定,经济更加发展,从乡村到城市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形大道与无形大道
以“秦汉名邦”、“天下名州”著称的绥德,到了宋代以后又以陕北的“旱码头”而闻名。因为绥德是连接晋、陕、宁、蒙四省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商贸重镇。出任绥德县长以后,曹世玉面对绥德的现状,昔日的辉煌和目下落后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不小。城无防洪之堤、民无休闲之所是县长曹世玉的心头之患。站在无定河畔,目睹着豁豁牙牙高低不平的河畔,目睹着逐年变窄变高的河床,曹世玉思绪万千,80年前,绥德全城被淹的惨景仿佛历历在目。不要说恢复昔日的“旱码头”,让绥德的繁荣再现,不要说干多么大的事情,就是修建河堤,保证绥德不再受水害,也是很棘手的事情。大话好说,没钱难办事,向国家伸手要,没有任何可能;向老百姓摊派犹如雪上加霜,而绥德的家底是年财政收入2000万元,把这2000万全贴进去,绥德的教师、职工、干部三年不吃不喝也未必能把河堤修起来。手中没有钱,还要干大事情,干前几届领导想干没有干成的事情。这在一些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曹世玉和他的同事们却干成了。四年来,绥德县财政不拿一分钱却完成了四亿多元的城市建设工程。这才是真正的大气魄,大手笔;这样的投资,这样的建设,是绥德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是曹世玉带动、领导下的绥德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和绥德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的奇迹!
曹世玉的思路就是一条宽阔的无形大道,他不是就河堤而想河堤,他的想法新颖、独特。以地换堤的新思路一经提出来,一河水便开了。可是,这个方案的实施和名州镇五一村几千口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尽管曹世玉和负责工程的领导苦口婆心地给老百姓讲土地将增值、农民变商人后生活将更加美好的道理,可是,老百姓最讲实际,凭什么信任你呢?曹世玉还是那句话:不能强迫,以老百姓满意为标准。协议到了老百姓手中,90%是满意的。不行,再和老百姓商议。于是,一次次登门拜访,逐人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94%的老百姓满意了,还不行。一直到98%的老百姓满意,县委、县政府才决定开工。
2000年4月9日,五一村段的河堤与滨河大道破土动工了。那天,风雪交加,春寒料峭,有些领导迟疑不决。曹世玉的口气不容置疑:集体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坚决办,工期一天也不能推迟选他亲自到工地上勘查、放线。城镇带动战略打响了第一炮。
投资1300万元的滨河大道如期竣工。
城镇带动战略的初战告捷给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提供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接下来,又建成了集防洪、交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学子大道、神龙大道和永乐大道三条大道。一批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工程,包括水源及管网改造工程、十里铺大桥、永乐大桥、雕阴大桥、沿街门市改造、灯箱广告护栏工程、龙湾小区二期开发、五一小区建设、名州步行街、南关旧城改造、西山路两侧拆旧建新、全城人行道铺彩砖和新建万顺广场、名州广场等工程相继竣工,大大改善了绥德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使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国家有关部委、中科院院士专家团和省市领导多次到绥德检查工作,并对绥德的整体工作给予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今年9月全省城镇建设与管理现场会在绥德召开,绥德的经验正在全省推广。
从工程拉开序幕的第一天起,曹世玉一有时间就到了工地上。他的父亲是建筑工人,他从小跟着父亲学砖匠,因此,他也算得上是个建筑内行。他感觉砌的石墙有问题,就拿起“线锤子”吊,粗放的施工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发现灌浆不严实,而施工人员还不认账,他掂起撬杠将石头撬起来,问题果然出来了,他当场进行严厉批评,并提出处罚尺度。有一个单位为了一己的小利益将放的线私自挪了位置,曹世玉到现场看了几眼就觉得不对头,单位领导还想抵赖,曹世玉叫人拿来皮尺丈量。他们的作弊没有逃过曹世玉的眼睛。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领导者,对每一项工程的规划、实施、进展都了如指掌。曹世玉说,在部门领导还不能完全贯彻县委、县政府要求和干某些事坚持原则就可能得罪人的情况下,要把这些事干好,主要领导就要事必躬亲。
在一些人看来,投资四亿多元的工程,从中吃百二八十万在如今也不算什么怪事,而曹世玉和他的一班人不但没有吃工队,反倒是每逢过重要节日或工程转段时,工程指挥部还给工队送肉送物。对于每一个工程,县委和县政府都要采取严格的投标制,把价压到使工队感到难为情的地步,而且,好多工程都是工队自己掏钱垫支施工,尔后,县上才逐步支付的。在绥德建成的这些工程中,无一个腐败工程,无一处豆腐渣工程。这也是老百姓对这些工程满意、赞誉的原因之一。
绥德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的基本经验,曹世玉概括为两句话:一句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一句是大力发挥政治优势。他们严守利益原则,利用市场机制来处理县城建设改造中不同利益的矛盾和纠纷。他们把县城作为国有资产来经营,采取一事一策的办法来解决建设资金。
曹世玉给建成后的滨河大道、学子大道、万顺广场等建筑写了六块碑记。在滨河大道碑文的最后,曹世玉动情地写道:“有形之大道诚可颂也,无形之大道尤当堪颂选先贤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绥德的有形大道世人有目共睹:“堤揽长河,亭台隐隐,水光潋滟,千树竞秀,百卉含香,绿草如茵,大道生辉,两岸琼楼广厦鳞次迭起,歌舞灯华昼夜不息。”绥德县城焕然一新,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在高原腹地悄然崛起。曹世玉为官一任,和绥德的干部群众携手建起的有形大道已被载入史册。然而,更值得镌刻在绥德发展史上的是曹世玉和他的同事们给绥德人民建起的无形大道。
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绥德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告诉我,曹世玉在县政府使用的洗脸盆是前任县长留下来的,底子掉了,让通讯员在修配门市部换了一个铁皮底,继续使用着。拖鞋也是前任留下的,通讯员几次拿到街上修补,钉鞋匠怎么也不相信这是一个“县官”的拖鞋。他的公文包,不知用了多少年,拉链坏了,秘书拉不开,叫他换个新的,他却不。曹世玉在省委召开的跨地市交流干部会上讲,到艰苦地方做县官,工作有点苦,生活不方便,但再苦也没有当年插队当农民时苦,再难也没有今天的下岗职工难。他不忍心花绥德老百姓的一分钱。他去榆林、西安办事常常是找熟人问地方住,吃的总是家常便饭,从不沾烟酒。无论机关灶上,还是县上的宾馆都有一道菜,同志们戏谑为:曹氏大烩菜。所谓的曹氏大烩菜就是白菜、萝卜、洋芋、粉条一锅烩。其特点是廉价。
他的节俭简直到了吝啬的地步。1999年冬天,政府办主任看到他半夜三更还在寒气逼人的办公室一边写材料一边跺脚,旧电暖器已经坏了一半,就给他买了一个新的。结果他硬让办公室主任退掉新的,把旧的修一修继续用着。2000年夏天,县人行的老行长来看他,在他办公室坐了不到十分钟便汗流浃背。老行长要给他买一个空调,被他婉言谢绝了。他热得实在不行,就在办公桌旁放一盆凉水,过一会儿,用湿毛巾一擦。他觉得,老百姓受冻,他就不该暖;老百姓受热,他就不该凉。
对待贫困户,曹世玉总是慷慨解囊。2002年春节前,他去农村慰问贫困户,走进一家病灾户,确实是家徒四壁。刚死去丈夫的妻子领着两个孩子,正熬煎年怎么过,看到县乡领导给她家带来了米面、猪肉和菜油,不由得失声痛哭,失去丈夫的悲伤和给丈夫治病欠下的2万多元的债务,以及两个孩子上学、吃住的费用使她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她说尽管学校免掉了孩子的学杂费,但她连书钱也拿不出来,不得不卖血维持孩子的学业,孩子想吃一顿猪肉,她更是办不到。看着她从怀中掏出的那张卖血单,曹世玉心如刀绞,赶忙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仅有的400元钱交给了孩子母亲,叮嘱一定要把年过好。他叮咛民政部门和乡上的领导,一定要帮助这一家人度过困难。在采访时曹世玉说,这件事他终生难忘。
曹世玉身边的工作人员常常看到他风风火火甚至小跑着上楼下楼,这是他在和时间竞跑,在和自己竞跑,他一天工作14小时,还觉得时间不够。当夜阑人静之时,他还趴在桌子上做笔记,天还未亮,他就起来了,不是读报就是批阅文件。由于他常常熬夜,眼睛又困又酸,开会时,他在旁边放一个湿毛巾,讲一会儿,用毛巾擦擦眼睛。由于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使他得了严重的胃病,一发作就抽得脊背疼,他只好一边和人谈话,一边不自觉地用手把胃部压住。
在曹世玉的台历上没有礼拜天和节假日。他的家在延安,常常一两个月回不去。有一次,妻子来看他,恰逢他安排检查各乡镇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同行的领导说,明天就暂停一天吧,他说照常进行。第二天他带妻子跑了六个乡镇,翻了19架山,钻了好几条沟,跑了一整天,到了天黑夜深还没有时间和她叙家常。妻子看着丈夫如此奔忙劳累,没有怨言。她只是担心曹世玉搞垮了身体。
2001年夏天,妻子因病住院,曹世玉太忙了,他只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让他的妹妹去照顾嫂子。他的儿子随他在绥德上学,因鼻孔息肉两次在绥德做手术,他近在咫尺却未能到身边,几次感冒高烧吊液体都由同学陪着去医院。父子俩同在一个县城,有时却两三个礼拜难得一次照面。他在绥德已过了四个春节,有三个春节都是在办公室边吊液体边起草全县工作会、换届时党代会上的报告。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期间,县委组织部的一位同志到曹世玉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发现他眼病复发,疲倦地躺在沙发上连材料也看不清,让别人念给他听。在县委各位领导的坚决督促下,曹世玉才回家休息了几天。曹世玉的家属和绥德的干部群众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老干部们一见到他,叮咛的就是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要把身体搞垮。县委副书记刘前林说,曹书记是全县工作的发动机,有他在,全县的每一个工作部位都闲不下。县长苏志中说,我们尽管努力工作,但只能达到曹书记对自身要求的一半,比起曹书记,谁还能说吃了多少苦?正是因为曹世玉这种只争朝夕奋力工作的精神感染了广大干部群众,激发了绥德人民建设家乡的热情,才有了绥德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3年夏天,曹世玉的儿子考上了大学,父亲当然高兴。他让妻子和儿子来绥德抓紧清理放在学校宿舍的东西,不要影响新生入校住宿。他的司机和儿子到学校将东西拉到县委大院时,他让他们把东西先寄放在县委,等自己回延安时再捎回去,让妻子和儿子到车站买票回去。儿子说有些东西他回去就要用,曹世玉说那你就把急用的东西先带上,儿子说东西放在一块一下根本找不到,能不能让车把他的东西送回去。曹世玉说不行。儿子委屈地哭了,从不麻烦父亲的儿子发怒了,质问曹世玉:有您这样的清官吗?别的当官的哪个像您这样,简直把自己的老婆、儿子当敌人,我们用一次车对您能有什么影响?儿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含着眼泪离开了父亲。儿子的质问刺痛了他的心。真的是自己太无情吗?对自己的亲人能不爱吗?不。曹世玉始终坚守一条信条,身教重于言教,凡是领导干部不能干的事,首先自己不干。曹世玉对全县的干部要求很严,他说我们对少数人搞特权讲人情,就是对老百姓太无情。
2000年春节前夕,接待办的同志给上任不久的县长曹世玉送去几条好烟,让他过年用,这也是好意,但没想到却遭到曹世玉的拒绝,更没想到在年初召开的全县工作大会上,曹世玉当着20多位县级领导和300多名科级干部的面,再次提出批评。他说本来财政就很困难,接待办欠账都开不了,再加大这种支出,就不应该了,我们的良好形象就难以树立。事情传开后,干部群众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人说,绥德这次来了一个清官;有的说,曹世玉是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后来,还有人给他试着送礼,结果是劈头盖脸、几乎不近人情的一顿批评。新春正月,一些干部出于好心,多次请他到家里吃饭,都被他谢绝了。他常说,如果我们不廉洁、不公道、不勤俭节约,我们一年就不可能上830座温室大棚,我们就干不成河堤工程和几条大道,更不敢大规模地搞老城改造了。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形象就是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凝聚力和号召力。只要这面旗帜不倒,绥德大有希望。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胸怀
曹世玉在绥德任职几年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一个党的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在他的影响、带动和辛勤努力下,绥德县已形成了坚强有力、团结有为、勤政为民的领导班子群体。
在一次县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曹世玉有这么一段表白:“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境界上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状态。尽管白天能做到忘我工作,但当躺在床上感到异常疲劳的时候,就有一种伤感的情绪,如果这样下去,有一天真的累死了,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真的就像苗秀山(七十年代末任米脂县委书记,因他清正爱民,在他去世十余年后当地近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地为他立碑)一样能得到群众立的一块碑吗选这样拼命工作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不时地在脑子里闪现出来:是为了升官?觉得不像,因为累死了还能升官吗?为了一个好名声吗?如果那样,又觉得对不起妻室儿女和父母。为了老百姓而工作的思想虽然始终占主导地位,但与郭秀明相比,还没有那么自觉和牢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世玉博大的情怀和追求卓越的工作心态。
从曹世玉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新时期的共产党人燃烧的激情。他那充满智慧的头颅总是在思虑中。他研究绥德,研究绥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是什么位置,全国的发展战略对绥德能起什么作用。预测20年后全国会发生什么变化,对绥德将有什么影响。他算是把绥德“吃”透了。
在他的构想中,经过20年的奋斗,绥德将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商贸、加工、文化、旅游城市。那时候,绥德必将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陆上出海口岸和陕北地区大型的一级批发市场,将成为延安、榆林、柳林、靖边区间的教育、医疗、商务、娱乐中心。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量的60%,基本实现城镇化。绥德将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强县、陕北地区的文化大县、旅游名县。曹世玉的构想是和眼下发展的状况紧密相连的。银川至青岛的高速公路以及太原至中卫的铁路都将从绥德通过,这会给绥德的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生机。
在近20年的发展构想中,在构建经济建设图景的时候,曹世玉时刻不忘突出教育的地位、不忘文化投资和文化建设。从今年年初开始,他就组织了一支由几十名无私奉献的文化人组成的编纂队伍,经过7个月的艰苦奋战,基本完成了近千万字的《绥德文库》。这个文库不仅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也是绥德乃至陕北文化集大成。它的问世,对当下和子孙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对绥德人民来说,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曹世玉就是这样一位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