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战线上的“骠骑将军”——记兴平市纪委书记刘文峰
打印


  做了8年的市劳动人事工作,一张批文,刘文峰调任市纪委书记。理由是:他在劳动人事局任职期间,政绩显赫,使一个曾经混乱一团,连部门的业务印章都被政府办公室收回管理的烂摊子变得人和政兴,无数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授予的各种先进荣誉称号,并获得咸阳市人劳局颁发的惟一“廉政勤政及机关作风建设先进单位”特别奖。

  无可厚非,这是党对自己的信任。接到任命文件的第二天,刘文峰就到市纪委报到,开始了自己生命的新历程。

(一)

  新官上任三把火,刘文峰一把也没烧。到任两个月,大会小会没讲一句话,大事小事全由二把手处理,他只是应时应分地参加每一次会议,参与每一个活动。

  刘文峰深知自己对纪检工作还是个外行。凭什么要外行去指挥内行。既然来了,就得干出个名堂,既然要说,必须说到点子上,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他夜以继日地看书学习,调查研究。他挨个儿找同志们谈话。谈家庭,谈生活,谈工作,谈对纪检工作的认识和看法。一开始,有些同志由于心理障碍不敢说不愿说不想说,刘文峰不急不恼,心平气静地对不同脾气个性的人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在他的诚心感动下,许多同志才与他作了真心的交流,他对整个兴平市纪委工作的过去、现在、将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展望。通过了解,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头担子的沉重。

  公元1998年元旦刚过,刘文峰立即召开了全市纪检干部动员大会,他向全市广大纪检干部公开承诺与保证:只要自己有一丝一毫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欢迎大家监督批评。可以直接找他谈,也可以形成书面材料向市委、省委乃至党中央举报,并保证当好大家强有力的后盾:凡是要大家干好的事自己必须先干好,大家干不了的事,难缠的事,棘手的事交给他来办,他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掌声雷动,刘文峰书记说出了大家平时郁结在心中的话,鼓了大家平日里想鼓的劲,主了大家平日里无主的骨。

(二)

  1998年阳春三月,春悄无声息地来到关中大平原。兴平市马嵬镇杨贵妃墓前游人匆匆,所有的游客都沉浸在历史的追溯与伤怀之中,有的忙着合影留念,有的忙着吟诵石碑篆刻。刘文峰却默默地坐在旁边的草坡上,大口大口地吸着烟,眉宇间深深地打一个结。他在思考。

  曾经繁荣昌盛的唐朝已被历史淹没,但唐朝的衰亡史并没有随贵妃那一缕香魂飘然而逝。一个政权的灭亡难道就因为一个女人的丽质?说到底是一个政权的腐败,因腐败而大厦倾覆。腐败的根源是权力机关自身,要根治腐败,必须从源头治理。现存的机关“小金库”其实就是腐败滋生的最直接的土壤,“小金库”流溢于财政预算统筹机体之外,它像天文学上所说的“宇宙黑洞”,它造成了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乱摊派,造成了海吃滥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费嫖娼等不正之风。一个成熟而大胆的决策在刘文峰心中形成:必须彻底清查小金库,实现收支两条线。

  回到单位,立即召开市纪委常委会议,并与市委、市政府取得联系。一日之内,将所有行政事业企业执法部门的所有账号冻结。然后由市纪委牵头,组织财政局、审计局、财办、物价局等部门组成整顿小组,并抽调精干人员40余名,组成8个清查小组,到各个单位进行审计检查。

  刘文峰这一举止,无异于捅了马蜂窝。没有多大权力的部门很快交出账号,并在审计清理单上签字,有些部门领导却不以为然。

  “一个纪委书记想干啥,能把我们头上的帽子摘了不成!”

  “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都是同僚,何必这样大动干戈,与人为难!”

  “刘文峰吃了豹子胆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朋友、亲戚、同事、部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劝他不要再查下去,弄不好翻船的是自己,这一举止惹的不仅仅是机关领导个别,而是那一个整体。

  刘文峰不信邪,硬是拉下脸挨门逐户地查,共清理检查单位102个,清理账户344个,涉及金额25886920元。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进行谈话,要求签字、具结,责令限期将所有应交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上缴。有些单位拒绝签字,刘文峰下了决心,唱出了“不交‘票子’交帽子”的调子,并与市领导取得联系,依靠市委、市政府等常委领导的坐镇支持会审,终于攻克难关。这一次清查,共查缴财政专户资金19993413.64元,取消收费单位私设账户99个,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

  在清理“小金库”的同时,又专门成立了清理市、区、乡政各级领导通讯工具工作领导小组。他们采取到邮局查底册、群众举报、检查账目等方式,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专门召开了全市制止奢侈浪费落实八项工作会议。会后,刘文峰首先拿出500元钱买下自己的手机,市委、市政府领导相继做出表帅。面对市委常委的此番举止,当会24名县处级领导也交出自己的手机。这一次大清理,全市共清理公款手机86部,公款住宅电话42部,对不符合规定的8部住宅电话和14部移动电话按规定没收、拍卖。并要求上缴有关费用,收回现金4500多元,随后立即制定制度,对公费配备通讯工具作了严格规定和限制,一律不准报销通讯费。实行通讯费补贴制,并规定了具体补贴限额。仅这两次大的行动措施,就为兴平市财政收回和节省了一笔十分可观的开支。

(三)

  砸碎了机关部门的“小金库”后,刘文峰又瞄准了部门行业不正之风。把治理整顿经济发展环境,树立良好行业风气,作为工作中长期不变的一项任务和使命。

  首先,在全市搞了一次规模大、透明度高、力度最强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根据被评单位的不同特点,印发了5000余份行风社会问卷调查,向社会各界公开征询意见。评议时被评单位领导成员与评议代表一起面向群众,公开进行。允许并特邀群众旁听,将整个过程直接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通过评议与整改调查,凡是有错的同志,限期更改,对于败坏行风、违规违纪者果断处理。先后处分了6名违纪干警,责令限期调离处理了2名,并辞退了7名违纪人员。弘扬了正气,惩治了腐恶,赢得了广大人民的高度赞誉。

  “乾县的尺子,礼泉的秤,兴平的汽车不敢停”。这一句顺口溜准确地道出兴平公路“三乱”的严重,凡是到兴平的车或途经兴平的车,不管是拉货、运货、送货,还是旅游转亲,总是过不完的卡,交不完的费。交通混乱严重影响了兴平经济的发展,必须拓开一条畅通无阻的经济通道。为此兴平纪委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与政策,对一些不该上路的单位做了明令限制,清退了各种上路检查组织90多个雇用队员。并在每年的夏收春播、夏粮交售、蔬菜运送的黄金季节一律不准扣押农用机动车辆,并且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连续十几天作公开报道宣传,告知兴平市所有老百姓,如有违者,立即给市纪委纠风办打电话举报,让群众真正掌握政策和机动权力。“绿色通道”的开通激活了兴平市的经济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兴平经济的发展。

  在查处公路“三乱”的同时,纪委又积极投入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近些年来,一些职能部门,堂而皇之地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封门、封账,限电断水,进行不合理预算收费。有一个台湾人(兴平乡党)想到兴平来投资,可是还未建厂子,七算八扣就吓得他不敢再来。这些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兴平经济的繁荣。

  为了确保企业不受干扰稳步发展,兴平纪委采取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定了依法行政制度,特派员监察制度,检查批准制度,挂牌保护制度,并严格执行中央“九个严禁”的规定以及企业负担登记制度,不断加强企业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全年共取消向企业收取的造地费、出让金、招投标管理费、档案保证金等不合理项目5个,减轻企业负担45万元。

  这样一来,外地的投资经营者敢来投资了,本地私营企业也迅速发展。山东投资的鲁糖制品有限公司,在有利的环境保护下,迅速腾飞,现在已开始第二次投资工程。在“2000年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兴平市就与山东、四川、河北、香港、俄罗斯等地客商签订合同20项,引资项目8个。

(四)

  1998年10月的一天,兴平街上忽然锣鼓喧天,好不热闹。惊异的人们纷纷涌过去观看:只见一群关中汉手里举着写有“人民的好纪检”的感谢信,一路击打着锣鼓,涌向市纪检委监察局。他们是向纪委送感谢信的,感谢市纪委给他们伸张了正义,揭掉了压在他们头上的村盖子。

  原来他们是兴平市赵村镇温坊村人。五六天前,他们村来了十几个代表,冒着大雨状告本村村委会。纪委书记刘文峰当场拍板,三天后一定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村民前脚刚走,刘文峰就立即组织人马,从监察局、纠风办、物价局、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几十人的工作调查组,进入赵村镇。

  天正下着雨,泥泞的路使车无法行走,他们只好徒步奔赴温坊村。进了村,除了那几个告状的敢讲以外,其他人闭口不说,惟恐躲之不及。刘文峰很清楚他们的心理,善良的老百姓害怕工作组雷声大,雨点小,热闹几天屁股一拍走了,他们还要受更多的打击。越是艰难,他越要进取。白天没人说,晚上进村,挨门逐户走访,在他们真诚的感动下,群众终于开了口。于是刘文峰立即把人员分成八个组,开群众会,开党员会,反复调查,一个个事实终于被揭露。更荒唐的是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村干部,拿来的账是一堆废纸上打的条子,全装在一个破旧的蛇皮袋中。18.5万元现金就被他们生吞活剥,3万元还不知道下落,难怪老百姓愤怒。

  三天后,事情有了结果,勒令村支书、村主任退款并撤职,勒令会计退交款后并移交检察院,后被判处一年徒刑,缓期二年执行。

  迅雷不及掩耳的办案效果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也平息了多年来百姓心中的郁愤,他们这才敲锣打鼓地送喜报,表达他们对纪委的感谢之情。处理完这次案件后,刘文峰下决心从根本上治理农村“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一是建立了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2000年初,市上与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一把手签订减轻农民负担责任书,确定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考核一票否决制。二是对农民合理负担实行“四公开”。市上要求各乡镇对乡统筹、村提留等涉及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必须在报市减轻办审批后进行“四公开”。即,在《兴平报》上公开、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内公开、在农民负担明白卡上公开、在村民大会上公开。三是坚决取缔要农民出钱、出物的各种达标活动,制止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2000年,全市共查处加重农民负担案件12件,减轻农民负担162万元。使农村负担减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

  一天,一群老干部来纪委举报老干局局长贪污受贿事实。老干部如数珍宝似的数落该局长的所作所为,骂他比明朝太监刘谨都可恶。

  说起明朝刘谨,兴平人谁人不知。刘谨系兴平县王堡村人。由于善于逢迎,入宫后很快得到皇帝重用,当了内宫监,总督在京的军队。于是他在朝中专横弄权,陷害忠良,残害百姓,贪赃枉法。后又图谋造反,被皇帝发现,“处以凌迟三日之刑”。

  刘文峰平时最喜欢给来客讲这个故事,也最恨刘谨这样的贪官污吏。听见老干部如此骂该局长,可见他们怨恨之深。

  这一次在专案组中,特邀老干部推选三名代表直接参与。经查审,从1994年到2000年6年期间,该局长利用手中职权,挪用老干部资金21万,报销出租车费就达8万之多。其中1999年市政府拨付老干部退休费6万元,每人他只给500元,十来个老干部顶多领不足1万元,剩下5万多元就不知去向了……让刘文峰痛心的是老干局本来就是个没钱单位,该局长竟敢挪用20几万,要是把他这样的共产党干部放到一个权力机关,还能有老百姓活的路吗?

  该局长终于被移交到检察院,等待他的将是法律公正的制裁。

  因他脸黑,有人称他为黑脸包公,兴许是汉代霍去病将军的陵墓就在兴平的缘故,看见他我竟想起了那位“六出祁山,马踏匈奴”的神威大将军。在反腐倡廉的战线上,刘文峰也算得上骁勇骑士了,权且称他为反腐战线上的“骠骑将军”吧。


上一条: 最优秀的人物在共产党内
下一条: 梅花香自苦寒来—— 陕西跳水队风雨十年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