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阳县,有一位乡纪委书记被广大干部群众称赞为"人民的好书记"。他突出的工作业绩曾多次荣获县、乡表彰奖励,1998-200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那感人的事迹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流传。他,就是山阳县延坪乡纪委书记李金平。
打铁先要本身硬
上任伊始,李金平并没有"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感觉。
延坪乡由于早些年基础建设铺得过大,外债达100余万元,再加上农村贫困面较大,农民拖欠政府款税数额愈来愈多,财政收入很不景气,干部职工工资发放越来越困难。面对这种现状,他皱紧了眉头。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后,李金平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要想更好地履行职责,就必须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就要对自己生活与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严格规范和垂范。想到这里,他那紧皱的眉头舒展了。
为了节约开支,他建议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克制浪费奢侈,带头勤俭节约办实事,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狠抓财源保工资保稳定。围绕党委安排,他带领3名纪检、财政干部,认真清理了政府和财政所账务,对财务工作中存在的违纪问题进行了认真清查,清出误上收入资金3万余元,清回干部违纪借款2万余元。面对小车开支大,生活招待开支多的浪费问题,他紧缩开支,控制和压缩会议费用及生活招待费。从1999年起,乡上的小车停用了,电话监控了,上级来人也不在食堂"打关"了。两年下来,乡政府开支下降了40%以上。通过厉行节约,节省资金,保证了全乡全部职工工资金全额发放,稳定了干部队伍。
李金平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为了带头坚守岗位,他把家里的地全部上交村上,家里经济拮据,就让妻子去外地打工挣钱。他有两个儿子,大的读中专,小的正在上中学,每到开学时,他都要四处借钱替儿子交学费。2000年8月,又到了开学时间,李金平再一次硬着头皮去借钱,可是跑了好几处也没有凑够两个儿子所需的学费。有人见他为此苦恼,便提醒道:"人家都到财政所去借款,你也去借几千元就是了,何必自寻烦恼。"他听了,瞪大眼睛看了一会提醒他的人,严肃地说:"财政所的钱是国家的,岂容我们假公济私选"
一身正气祛邪恶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他总是用一身凛然正气、一颗耿耿忠心查处一起又一起干部违纪案件。
1999年,他得知中节村群众对村上拉电问题反映强烈,便带领干部先后深入中节村,走村串户调查30人次,全面掌握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调查了解问题过程中,有一些群众担心"官官相护",害怕问题落空,因此,聚集了40多人围攻村干部。面对这种复杂局面,李金平挺身而出,严厉批评了少数群众的这种做法,并郑重向群众做出一定查清问题、处理到位的承诺。然后用两天时间把历时4年的中节村拉电问题处理完结,收回拉电后期欠款1万余元,群众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
2000年,闻名遐迩的"延丰茶"产地丰树村,群众举报村干部贪污挪 用公款的违法违纪行为。这个举报引起了李金平的重视,为了查清群众举报的事实,他带领调查组人员先后15次深入丰树村,走访群众50人次,里查外调30人,前后召开会议8次,在丰树村一住就是15天,认真清理核实村上账务,终于查清了4名村组干部的严重违纪问题。
当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问题败露时,这些村干部的家属迁怒于李金平,她们对他破口谩骂,进行围攻,并扑上去撕烂了他的衣服,砸坏了他的摩托车。面对这些失去理智的攻击,他正气凛然,毫不退缩,毅然把4名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的违纪行为上报县纪委,并对其贪污挪用的2.5万元公款进行了追缴。4名村干部分别受到了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和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腐败得到了严惩,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快。
自1999年以来,他接待信访群众55人,受理信访案件20起,带领纪检干部查处违纪案件15起,处理违纪乡村干部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1万元,他用铁的手腕重击了腐败现象,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尊严,促进了社会稳定。
当官应为百姓累
"担任领导职务,就要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人民的好公仆,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心扑在事业上,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李金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0年春,乡党委、政府派他去负责中境、音观、麻鞋、铁炉、黄石关、马家店等6个边远山村的农村工作,他背着铺盖卷下了乡。
黄石关村有2000多亩天然板栗林,因为没有实行科学管理,经济效益很差。他亲临山头,带领村组干部对这2000多亩板栗林进行开发利用,还聘请县科技人员进行科学嫁接、科学管理。大大促进了板栗树的生长,当年就有60%的树挂果。马家店村河堤年久失修,隐患突出,为了及早排除隐患,他多次回乡上跑县里,终于向县上有关单位争取来水泥20吨,加固修筑了千疮百孔的河堤,有效地保护了3100多亩水田。
面对所包6个村的贫困现状,他牢牢抓住国家扶贫政策这个机遇,帮助30户群众搬迁到条件好的地方,还发动组织群众新修了300亩扶贫田。2000年冬,地、县领导多次来他包的扶贫修地点上参观,由于黄石关成绩突出,县上还奖励了这个村2000元现金。
当他了解到山里群众收入低、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的经济意识不强时,他不辞劳苦,辗转6个村巡回召开干部群众会议,发动群众发展药材和经济林,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机遇,争取上级支持和投入,大搞退耕还林工作。一年来,组织发动群众种植黄姜3100亩,柴胡、黄芹和其它药材250亩,栽培天麻350窝,发展香菇10万袋,木耳110架,栽植各种经济树苗21万株,退耕还林1500亩,为当地群众争取了退耕还林补助粮30万斤,补助款3万元。他还协助扶贫社向贫困户发放了200万元扶贫贷款,指导150户群众发展扶贫项目,使这些致富无门的人踏上了致富路。2000年正月初六,正当李金平和家人沉浸在春节的快乐中时,电话铃突然响了,当得知中村人到黄石关村滋事打群架的消息时,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连夜骑车赶到50余华里外的黄石关村制止了流血事件的发生,在他的调解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第二天,当他带着一身疲惫赶回家时,妻子心疼地责怪他:"别的领导管的事让别人管好了,你都来管,累坏了你,有谁知道。"他笑吟吟地对妻子说:"只要群众信任我,再累再苦的事我都干,再难再险的事我也要管。"
这就是李金平,一个基层普普通通的纪委书记的豪言壮语。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