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记渭南市纪委副书记姬智野
打印


  从外表看,姬智野就像渭河畔的一块岩石,饱经岁月沧桑,冰冷而坚硬,可他心中却熊熊燃烧着一团正义之火。对邪恶,他是一柄无情的利剑;对群众,他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工作上,他是敢于碰硬、铁面无私的“拼命三郎”。

敢字当头

  作为纪检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多年来,姬智野查的案子很多,涉案人员有的是他的老乡,有的是他的同学,有的是他的同事和熟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熟人或老乡,因为是上级或领导而徇情枉法,或避重就轻。

  1997年,在查处渭南市经济开发区原主任徐某失职案中,由于徐背景十分复杂,说情者一茬接一茬,甚至市上个别领导也责令姬智野:“你不要再管这个案子了。”并要将办案组组长撤职。姬此时作为主管案件的领导,如果稍有松懈,案子就可能办不下去了。何去何从,姬智野选择了党性原则,他针锋相对:“这个案子我要办到底,谁要说他没有违纪,和我到中纪委去说。”同时,鼓励办案人员抓紧时间,寻找突破口,终于查清了徐在担任某公司董事长期间决策失误私自改变合同条款,造成300多万元经济损失的事实,给予徐某留党察看两年和撤销正县职级处分。

  去年,渭南发生了一起涉及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挥霍公款10万余元的重大案件,其中有一个还是姬智野的老乡。办案人员等待着领导的抉择,姬智野只说了一个字“查”。在政策攻心下,使该案在12天之内就全面突破。乡党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姬智野也落下了“乡党查乡党”的“名声”。

  秉公执纪

  1996年,姬智野负责查办了一起某县委副书记违纪案。案子刚查完,有人就鼓动当事人找他闹事,企图让他放弃原则,有的替违纪者说话,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违纪者更是上跳下窜,一方面串通证人,出示伪证,企图翻供;一方面亲自跑到他家给他送钱,两人在门口互相推拉,一个硬是往手里塞,一个坚决不收,姬智野的头碰在了防盗门上,当时鲜血直流,最后,姬智野一把将钱撇到了门外。当事人又找人给他说:“如若能放,则终生不忘;否则将驴死笼头烂。”他回答说:“我不会丢掉原则和人格,和腐败分子做这个肮脏的交易。”在利诱和威胁皆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违纪当事人便捏造事实,到处发信对他进行诬陷,甚至唆使他人跑到中纪委去诬告他,使他蒙受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诬陷。但他却说:“他告他的,我干我的,而且照干不误,因为我是清白的,诬告只能说明我击中了他的要害。”

  在办案过程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办案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埋头苦干。2000年元旦刚过,他统一指挥对4起重点案件线索进行初核,直到腊月26日,仍奋战在办案第一线;春节刚过,他又组织办案人员,对新排的5件典型案件,兵分5路,迅速进行初核。去年,大荔县在查处张家乡、下寨乡主要领导受贿案时,因该案涉及1名副县级和5名正科级领导,查办的难度大,阻力大,姬智野当即协调、抽调人员直接参与,并亲临大荔指导办案,仅用了7天时间一举突破此案,查清了他们在两个乡政府大楼基建过程中受贿7.3万元的问题,并将受贿3.5万元的辛某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义无反顾

  几年来,姬智野率领办案的同志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第一线,最长连续工作达40多个小时,每次办完案后,同志们都劝他说:“你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不要再当30多岁的人来工作!”他虽然每次都说:“下不为例,”但从来都是一说了之。有时候,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还要听取调查组的案情汇报,有时候将点滴一拔,亲自赶赴调查第一线。去年,由于过度劳累,姬智野因严重脑供血不足再一次住进了医院。正当他放心不下几起正在查办的案件时,一封匿名信递到了他的手里。姬智野打开一看,信封里装的竟是一沓给死人烧的纸钱,当地叫“死人票子”,这是在咒他死啊。家属一个劲埋怨,觉得十分晦气。姬智野反过来安慰老伴:“他们给我送死人票子,说明我做人干干净净,要不然,信封里装的就是人民币。”

  姬智野常说:“我是无畏的,因为我是无私的。”无私无畏,敢抓敢管,正是他精神的真实写照。1999年,姬智野荣获全省基层办案工作先进个人。

  


上一条: 应构筑起道德与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激励机制
下一条: 情系马栏——记“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马栏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王保涵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