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北枕苍莽秦岭,南依逶迤巴山,中横秀丽凤凰山,碧波荡漾的汉江和蜿蜒流淌的月河分流其间。在这片秀美山川里,世代居住着一个家风纯朴、人文厚重,生生不息、守望相助的沈氏大家族。自明朝天顺五年以来,历经550多年,沈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的《沈氏家训》,修身为本、耕读传家,是沈氏族人的传家宝,成为陕南地区传统家规的典范。2015年7月16日汉阴“沈氏家训”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位置隆重推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同样说起陕西白河,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白河的“三苦精神“,白河是"三苦"(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精神的发祥地,白河县继承和发扬"三苦"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并以一个极其平凡且极具典型特征的贫困山区县代表,创造和形成了一种发展模式,即"白河模式"。其实,更让白河人引以为自豪的事就是2016年3月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头图发布“陕西白河黄氏家规”专题,通过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视频,让人们对白河黄氏家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方位了解。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常说,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后期养成至关重要。而这一点,古人早已知晓,由此而来的便是代代相传的家训、族规,如流传最为广泛的《弟子规》、《三字经》等,汉阴沈氏家训就是一个典型缩影。
沈氏家训一共二十条,对孝悌、亲情、修身、齐家、睦邻、济贫、教子、嫁娶、志节、德行、为官、奢望等方面作出了规范和要求,是家族育人、治家、励志成才的座右铭。也正是有了它,及沈氏家族的代代遵从,才使得这个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生生不息。
而白河黄氏家规以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要求黄氏族人崇德重教,胸怀大义,激励着一代代黄氏后人修身立品,艰苦创业,成为当地优秀家规家训的代表。其实,如果我们细细查询的话,家训基本上我们都有,但多数都随着时间而渐渐被人遗忘。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奢侈浪费、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在一个具体的家庭里成长和成熟,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他(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凡事要有“风”和“规”,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正确的良好的风气和规矩,如果长幼无序,吊儿郎当,任意随便,既不守国法,又不重道德,甚至人际关系很紧张,怄气打架,家庭暴力,不一而足。那么,也就谈不上家庭关系的和谐与正常维持。
近些年来一个又一个被揭露出来的贪污腐败分子、“裸官”之类,以及那些尚未被揭露出来的有这样那样经济犯罪问题的干部人等——他们往往都是各自家庭的主要成员,那么他们的这些危险表现,只能说明这样家庭的“家风”教育一定成问题!这些人一定会因为自己违反党纪国法而身败名裂,而且必然祸及他们的家庭成员,请问:当他们罪责加身,锒铛入狱,何以面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妻儿老小?如何谈论对自己的下一辈去进行“家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家规”,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且事关党风和社会风气,是时代的事情、国家的事情。
要持续从严抓“家风”。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领导干部出问题,无不与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家风建设,管好自己的同时,切实管好家人,让他们明白“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这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当前,家风已成为拒腐防变的“防火墙”、清正廉洁的“保护网”、改进做风的“催化剂”,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新形势下,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家风建设,要将家风建设与促民风、转政风、树党风结合起来,大力传承家规家训优良传统,弘扬社会正能量。要大力弘扬祖辈遗留下来的“金玉良言”,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身边人和下一代人,让家庭每位成员的行动自觉传承良好家风,真正做到受教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