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面对面】第(76)期·宜君县纪委监委:建机制促规范聚合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印

 

 

中共宜君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李保民(右)

《秦风热线》主持人 丁芝茜(左)

近日,《秦风热线》“纪委书记面对面”系列广播专栏邀请到中共宜君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保民同志做客直播间,围绕“建机制 促规范 聚合力 提质效 切实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与听众、网友交流。

请介绍一下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强化政治监督。把强化政治监督做为履行监督职责的根本,下功夫做深做实做好。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

二、聚焦“四风”强化日常监督。围绕“四风”问题高发领域和多发节点,紧盯节前、节中、节后,采取廉政风险提醒、廉政教育、提醒谈话、节后报备等方式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同时,开展“四风”突出问题整治,对公职人员工作日期间午间违规饮酒、公务用车、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出《致全县党组(党委)书记的一封信》,进行工作提示,通过查处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强有力震慑。

三、紧盯重点强化专项监督。把监督“放大镜”聚焦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上,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惠民政策落实,加大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严防民生领域“微腐败”变成啃食群众利益的“大祸害”。

如何提升监督质效?

围绕“促进完善发展”发力,通过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

一、开展“蹲点式”监督。由县纪委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抽调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以及乡镇纪委干部,利用一到两周时间,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工作,通过听取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汇报,查阅工作台账、会议记录、工程项目账务资料,进行党风廉政知识测试,个别谈话等方式,对相关单位进行近距离、多角度的精准监督。2022年以来,先后对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哭泉镇等10余个部门和乡镇进行了“蹲点式”监督。通过“蹲点式”监督,梳理共性问题23个,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份,督促相关单位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完善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二、创新开展同级监督。一方面,坚持聚焦“两个维护”,强化同级监督助推保障作用。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做到报告常态、建议常态。形成督查通报,提出工作建议,及时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通过“纪委督查反馈问题+主要领导批示+职能部门整改”的工作模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聚焦主体责任落实抓监督,做到交流常态、约束常态。督促县委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对责任落实不力的进行追责问责。聚焦作风建设和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做到教育常态、提醒常态。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展厅作用,加强日常教育引导;紧盯关键节点,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节前廉政提醒,推动各级党组织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同级监督向基层延伸。探索推行村(居)务监督“双清单”工作机制,明晰“负面清单”,提高基层监督质效;研究制定《县纪委同下级党组(党委、工委)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和县纪委书记定期与下级党组(党委、工委)书记谈话办法》,约谈提醒相关单位负责人,通过“面对面”指出问题,传导压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同时,坚持开门搞整治,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成果公布专栏、加强作风建设电视访谈专栏,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

如何将 “三不”一体要求融入日常监督过程?

围绕健全以案促改促建促制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办案、警示、整改、治理闭环。

一、以监督强化震慑。既坚持在发现问题这个“标”上发力,更注重解决问题这个“本”,把推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用常态常在的监督体现纪法威慑、增强制度刚性,引导党员干部从害怕被查处的“不敢”走向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国法的“不敢”。

二、以监督堵塞漏洞。持续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建,把案件剖开来看,发掘潜藏在案件背后的规律性、机制性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堵住共性“漏洞”,推动构建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让党员干部因制度而“不能”。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监督指导全县发改系统、自然资源系统、公安系统组织开展“以案促改”,把宣读处分决定变为警示教育“一堂课”,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实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三、以监督提升觉悟。科学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用理想信念和党的政策教育使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同志正视问题、纠正偏差,让犯错误的同志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让党员干部因觉悟而“不想”。

四项工作机制是什么?

一、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共享信息资源。通过室组联动,定期进行统计情况分析,实现信息共享最大化。

二、建立力量整合机制,统筹监督力量。打破同室、同组办案、监督的定式,将纪检监察室与派驻纪检监察组人员重新搭配编组,形成监督力量上的“加法”。

三、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提升监督合力。实施领导班子联系包抓工作机制和室组地捆绑考核机制,发挥监督、办案协作制度,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四、建立成果共享机制,实现监督闭环。对监督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实施全程跟踪、动态管理,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开展集中整治,从根本上堵塞漏洞。


上一条:【纪委书记面对面】第(77)期·澄城县纪委监委:深化清廉建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纪委书记面对面】第(75)期·凤翔区纪委监委: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惩治群众身边蝇贪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