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谢氏家训》要言为: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邻里、安本业、明学术、尚勤俭、明趋向、慎婚嫁、勤祭扫、慎交友、重忍耐、戒溺爱。核心内容是:“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出处:《谢氏旧谱序》。
译文:做好事随之而来的是百事祥顺,做坏事随之而来的是百事不顺。不要以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不要以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
品读:
历史上,外貌和人格完美结合的例子不多,谢安算是一例。
谢安,容貌俊秀,举止高雅,风度潇洒,是当时朝野的偶像。当朝人称赞他“风神秀彻”,“少振玄风,道誉洋溢”,“高洁”,“此客亹亹,为来逼人”,“江表伟才”。王献之称赞曰:“公故萧洒。”谢曰:“身不萧洒,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调畅。”“潇洒”一词由此而来。
谢安的潇洒是出了名的。潇洒的前提是内心的淡定从容,这种修养是“谢氏家训”的长期滋养的结果。
事实正是如此,当“投鞭可使长江断流”的苻坚率百万大军威逼东晋之时,京师震恐,上下一片慌乱,朝野的目光纷纷投向了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面而不变色的谢安。时置“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无心出山的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尽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度和举重若轻的名士风采。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捷报传来,举国欢腾,谢安却“了无喜色,对弈如故。”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年六十六病逝。
《谢氏家训》要言为: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邻里、安本业、明学术、尚勤俭、明趋向、慎婚嫁、勤祭扫、慎交友、重忍耐、戒溺爱。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既有平民心态,也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这正是他践行家训的具体表现。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儒家倡导知行合一,谢安严于自律,把家训中的核心内容“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视为日常功课,因此而成为当世楷模,并流芳千古。
谢安的学识及其人格魅力影响深远。许多成语、典故都与他有关,流传并影响至今的有:“投鞭断流”、“东山再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小儿破贼”、“新会蒲葵”、“雅人深致”、“一往奔诣”、“老翁可念”、“屋下架屋”、“一往情深”、“前倨后恭”、“咏絮之才”、“王题谢墩”、“言传身教”、“乌衣子弟”、“不拘礼法”、“小草远志”、“安石碎金”、“清言致患”、“洛下书生咏”、“围棋赌墅、“入幕之宾”等二十三个之多。一个人与这么多典故、成语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与苏东坡有关的成语有20个,屈居第二。
谢安身上所洋溢出的那种清新自然的大气象,自然会影响其子孙后代。如谢灵运。成年的谢灵运英俊潇洒,美髯长飘。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祖先血脉中那来自名山大川,江河湖泊的文化因子,使他开创了中国山水诗的先河。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被誉为“诗中之日月”。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无不取法于谢灵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