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聚集·评论
打印

在“礼尚往来”中保持党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佳节期间亲朋好友、乡亲邻里之间礼尚往来,当属正常。但作为公权单位、公职人员,对节日送礼收礼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让节日的“礼尚往来”成为“贪污腐败”的常态。一些人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将精美的烟酒茶等当成了和官员交往、联络感情的润滑剂,甚至当成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公关利器。一些党员干部对这种不对称的“礼尚往来”,也犹豫过、矛盾过、拒绝过,可最终还是在‘人情’的幌子下迷失自我,迷失了党性,迷失了底线,被糖衣炮弹缴了械。

从查处的案件看,大多数领导干部违法乱纪都是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收受小额礼品礼金开始的,一旦欲望的闸门打开,送多少都敢收,最终覆水难收,后悔莫及。福建省郑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对办案人员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节收红包属于礼尚往来。送者是出于情意,收者岂能驳他们的面子;这就像小孩子们收压岁钱一样,正常得很,不违法!”岂不知,行贿人看中的不是友情,而是他手中紧握的“权力”,“串门拜年”实为权钱交易。河南省开封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森林在查找自己犯罪根源时说:“逢年过节送钱送物仿佛成了潮流。我觉得自己就是被‘人情往来’面纱下的铜臭熏倒的。”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大行”由“细谨”构成,“大德”靠“小节”体现,为官当警惕变味的“礼尚往来”。“凡是超出一般人情来往的礼金,都不会是‘免费的午餐’。变味的“礼尚往来”,必然埋着腐败的“因子”。党员干部作为手握公权力的特殊群体,肩扛的职责更重,对自律的要求更高,面对的诱惑更多,一旦在人情中迷失了方向,所谓礼尚往来粉饰下的权钱交易,就会一点点把党员干部拉上违纪的歧路,拖下贪腐的深渊。

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中央三令五申,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接受与行使职务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现金、有价证劵及其他支付凭证,要严肃处理,这是一条带电的高压线。党员干部作为党风政风的体现者,要认真学习有关规定,把《准则》《条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以坚强的党性,扬清抑浊,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以坚强的党性,树立“四个意识”,筑牢信仰之基,把稳理想之舵;以坚强的党性,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拒腐蚀,永不沾。只有如此,才能使党员干部明确“礼尚往来”中的公私界限,守住“礼尚往来”的法纪底线,防止“礼尚往来”中“温水煮青蛙”现象的发生。 (人民网)

时刻守住廉洁自律底线

近日,陕西省纪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违规收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对进一步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果,净化党风政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将起到积极作用。此举是顺民心之举,是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节点“守廉”开出的一剂醒神良方。

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礼金问题不可小觑,看似“礼尚往来”的个体行为,实则是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和公信力的不正之风,所以必须强力进行整治。

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许多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不住考验,抵不住利益的诱惑。少数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弱点,抱着不同的目的,有的为升迁,有的为工程项目,有的为就业等等,积极收送红包礼金。而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我为你办事”“你给我送礼”是“礼所应当”“受之无愧”,把彼此之间相互送礼受礼,视为一种“正常”的交际,逐渐丧失党性原则,把党章党规党纪抛于脑后,最终害人害己,付出沉痛代价。

领导干部要保持足够的警惕,让自己不但“眼里识得破”,还要“肚里忍得过”,给自己“洗心换眼”,堵住腐败的“方便之门”,守住廉洁自律底线,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不止,必成大患。凡是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必定是能在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而那些在小事上收送、小节上放纵的人,必然走向蜕变堕落。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时时慎始,事事慎微,惟有如此,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勿以廉小而不为。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党员干部要善于从点滴的积累来实现党性修养的提升,要心怀廉洁之心,从小廉做起,从小节着手,将清正廉洁的思想真正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实现以小廉促大廉,以小节成大义。

勿因名利而失大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淡泊了名利,才会以民为志,只有清心内敛,才能心无旁骛。要始终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有不畏名利遮望眼的气势,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决心,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人,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追求高尚,正气昂扬,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中实现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大义,永葆共产党员不朽政治本色。 (成晓燕)

切记“糖衣香饵缀金钩”

许多党员干部的腐变,都是从收受一些不起眼的小礼品开始的,觉得反正东西不贵重,只是别人的一点心意,拒绝的话反而不近人情,然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送礼者恰恰是把握了这种心态,以一个“垂钓者”的策略,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只要是开了这样一个头,撕开了这样一个口子,那么送礼的名目越发繁多,手段更加明目张胆,目的更加清晰明确,待得“鱼儿”觉察时,或是已经乐在其中,不想回头,或是已经金钩入喉,脱身不得了。

有些人在落马之后交代问题说,自己是警惕性不强,而行贿者的手段高超,先从小利益小礼物开始,一步步引人入瓮,然后反过来被要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一再强调自己是受人暗算,为人所迫才越陷越深的,这种辩解未免有些可笑,授人以柄,首先是有“柄”被人抓住,自身有“缝”,才会引得苍蝇来叮。从伸出手收下第一份不该收的“礼物”的同时,就已经触碰了纪律的底线,是人情往来还是利益输送,送礼者和收礼者其实都心知肚明,大可不必掩耳盗铃,“鱼儿”在吞下“鱼饵”的时候,就该有沦为“垂钓者”俎上鱼肉的自觉。

糖衣里面包着的是炮弹,香饵后面必然缀着鱼钩,这浅显的道理其实人人都懂,奈何老有人受不得“眼前有饵吃不得”的煎熬,守不住清白做人清白为官的信念,觉得自己只要小心谨慎、“浅尝辄止”,就能从容游走在灰色地带,但这终究是自欺欺人的妄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风反腐,“打虎”“拍蝇”“猎狐”齐头并进,对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零容忍不放过,党纪国法之下,岂会有“漏网之鱼”! (沈康)

经济上不伸手,廉洁上才不出丑

台上风光无限,众星拱月,一旦落马,锒铛入狱,名节不保,只能痛哭流涕,丑态百出,即可谓丢了面子,也失了里子,这正是绝大多数贪官污吏的真实写照,而这高开低走的人生,都离不开背后一次次的“伸手”。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是一人得势,趋炎附势者就会趋之若鹜,以期从中得利。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一旦手里有点权力,或者到了一定位置上,一些围猎者就会悉数出动,想尽一切办法,用“糖衣炮弹”来俘获、腐蚀他们,有的瞄准靶心,投其所好,用金钱、字画、古董珍玩布下了天罗地网,有的采取迂回战术,从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甚至是下属、同学寻找突破口,逢年过节送烟酒、土特产,步步为营,徐徐图之。面对这些物质诱惑和糖衣炮弹的攻击,一些领导干部乱了阵脚,迷了心智,管不住手,从收红包到动辄上万的天价礼品,从“被伸手”到“主动伸手”,一步步落入围猎者的圈套之中,大搞权钱交易,最终走向堕落腐化的深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对待功名利禄,要时刻秉持“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原则,坚决摒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名利捞”等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好为谁用权、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的问题,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决不让权力成为谋取私利的砝码。

领导干部在“不伸手”的同时,也应当净化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杜绝家人朋友的“伸手”行为。现实中,许多领导干部的腐化常常是从家人、朋友这些“身边人”开始的,缺口一旦打开就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自觉把“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贯穿到整个家庭建设之中,严以律己,做好遵纪守法的表率,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廉洁修身意识,管好自己和家人“八小时之外”,切实把好家庭关。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交友不慎也是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落马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领导干部,人际交往要有原则、有界线、有规矩。净化朋友圈是领导干部的为官之要,也是保持自身干净的一大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慎交友、交益友,把握好底线和原则,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构建“阳光朋友圈”。

为官之德当属清廉,领导干部只有在经济上不伸手,廉洁上才不会出丑。 (罗娇)


上一条:三秦聚集·以史为鉴
下一条:三秦聚集·以案释纪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