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式”监督期间,监督组在宜君县林业局开展党风廉政知识测试。(宜君县纪委监委供图)
“鉴于县教科体局下属单位及监察对象较多,信访举报线索不断,结合巡察反馈整改情况,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督查组对该单位进行蹲点式监督。”3月,铜川市宜君县将今年首个“蹲点式”监督单位定在了县教科体局。
去年以来,针对违纪违法案件频发多发、资金项目较多的单位,宜君县纪委监委探索实践“蹲点式”监督,进一步提升监督的深度和精度。
什么是“蹲点式”监督?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蹲点式”监督,就是由纪委监委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抽调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以及乡镇纪委的精兵强将,利用一到两周时间,对相关单位进行蹲点监督。
按照县纪委监委的要求,蹲点监督组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工作,通过听取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汇报,查阅信访工作台账、党委(党组)会会议记录、工程项目账务资料,进行党风廉政知识测试,个别谈话等方式,对相关单位进行近距离、多角度的精准监督。
2020年3月,宜君县住建局办公室收到了一份来自县纪委监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成为全县开展“蹲点式”监督工作的第一站。
带着前期梳理的12个需要重点了解的问题线索,“蹲点式”监督小组对县住建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情况进行了排查。
很快,该局下属单位县房屋管理征收办公室公务用车费用报销不规范等问题浮出水面。“通过蹲点监督,县纪委监委精准高效地发现了我们单位存在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履职校准了方向,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对本次“蹲点式”监督感触良多。
去年以来,宜君县纪委监委先后对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哭泉镇等部门和乡镇进行了“蹲点式”监督。
在“蹲点式”监督中,一些共性问题被逐一梳理了出来:被监督部门和单位普遍重业务、轻党建;党委(党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财务报销制度执行较随意等。
针对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完善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县住建局出台《宜君县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涉及工程建设决策、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等关键领域的重点岗位加强监督制约。县自然资源局修订《“三重一大”监督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的预防和管控。
“蹲点监督的反馈意见暴露出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一个短板 — —对村组干部的监督不足。”哭泉镇纪委书记张艳国说,“对此,我们将积极发挥村监委会的作用,强化日常监督。同时,督促镇上的财务部门对村干部进行财务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培训。”
为什么有了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巡察制度,还要实行“蹲点式”监督?此举是否会加重基层负担?
面对记者的疑问,宜君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派驻纪检监察组联系的单位较多,难免会存在工作不细致、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由于每轮巡察的时间是三个月,一届县委任期内要达到巡察全覆盖,每个单位只能巡察一次,时间太久,难免会因为发现问题不及时导致因小失大。而‘蹲点式’监督可以根据廉政风险高低来选点,有的放矢,让监督更精准。”
“‘蹲点式’监督这种方式虽然时间较短,但经过前期的问题梳理,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并帮助相关单位完善其制度,降低风险。”连续参加两次“蹲点式”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贾开全告诉记者。
为了让“蹲点式”监督发挥出最佳成效,宜君县纪委监委也在不断改进蹲点流程。如严格按照巡察的模式规范“蹲点式”监督谈话程序,确保谈话不走调、不走样,提高谈话质量;反馈被蹲点单位问题后,再抽调人员对整改效果进行检查,确保有始有终等。
人员少而精的监督小组就像一支“轻骑兵”,带着问题直插被蹲点单位,实现了精准识别、靶向治疗的效果。去年,宜君县纪委监委通过“蹲点式”监督,发现问题44件,其中督促整改34件,立案审查科级干部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