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邵雍在《奢侈吟》中说:“侈不可极,奢不可穷,极则有祸,穷则有凶。”《唐书》更是一语中的:“奢侈者,危亡之本。”就是说生活不知节俭,是败亡的根源。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无论一家一国,都会因贪求奢侈而导致衰败,这是历史的铁律。
据《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的商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纣王的叔父箕子“畏其卒”“怖其始”,感到非常恐怖,并担忧殷商王朝的前途命运。果不其然,“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因为在箕子看来,“纣为象箸”本身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而是一个导火索、一个走向衰亡的征兆和起点,它会引发一系列环环紧扣且足以毁掉江山的连锁反应。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陶制器皿,要配犀玉之杯;象箸、玉杯肯定不能配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吃珍禽异兽就不可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而要锦衣华车、琼楼玉宇……显然,贪欲没有止境,量变引发质变,以致一双小小的象牙筷子,毁掉了一个泱泱大国,实在可悲至极。当然,从更深的层次来讲,则是执政者对特权不加节制、为所欲为、肆意妄为的滥用。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奢靡浮华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一个欲望的满足,就必然推动着另一个更大欲望的肆意膨胀;一种贪婪的实现,就必然紧随着另一种更大贪婪的疯狂滋长。“人心不足蛇吞象”,断不要以为生活上追求奢华是小事小节。小事蕴藏大事,小节关乎大节。任何事物,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能通过诸多小事与细节反映出未来,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小节,无不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未来,甚至决定着事物的兴衰成败。这就警示党员干部一定要善于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正如《韩非子·喻老》篇中所讲:“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并指出要“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因此,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方是明智之举。《墨子·辞过》中,就通过对宫室、衣服、饮食、舟车、蓄私等种种小事的古今对照,批判统治者为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墨子指出,“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并发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警世训言,提醒管理者千万不要因为嗜欲放纵而导致国家灭亡。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党员领导干部当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慎小慎微,克勤克俭。须知,自律松一寸,歪风长一尺。一旦放松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就很容易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正是对吃点喝点、拿点收点、玩点乐点等不以为然,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身败名裂。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决不能因为事小而放纵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在细微处严格自律,才能防微杜渐、守住底线。
俭可以养廉,廉可以治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党员干部要起好带头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戒奢从俭,以俭养廉,用一点一滴的力行倡导好作风,用一言一行的示范立起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