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告诉我
打印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家庭。

回望历史的年轮,那些传承已久的家庭美德各有千秋。司马光教子有方,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演变至今,成由勤俭败由奢已成为每个家庭的教子之方;吉鸿昌不忘父训,嘱托他“当官要清白廉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曾国藩的十六字家风家训世代传承“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智慧的前人们给了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一直用“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这样一种思想教诲我。从我记事开始,大多数力所能及的事父亲都让我自己干。八岁的时候便开始了放牛羊、割草、割麦子,几乎所有的农活都有所参与。我印象最深的事十六岁那年,家里正好盖房子,大到水泥、沙子、钢材、砖头,小到一盒钉子、一把铲子,都是我骑着摩托车上县城买的。从那以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父亲都会找到我商量,听取我的意见。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充满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见,明辨是非,正直做人。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家风的一种传承。

“小错不改、必酿大祸”

记得那是我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为了买零食,偷偷拿了家里一个一块钱的硬币,要知道那时候的一块钱可以买一大堆零食的。还没等我拿去花,就被父亲发现,言辞犀利的质问我有没有看见这块硬币,我咬着牙坚持着说没有看到。也许父亲一开始就知道是我拿了,在给我承认错误的机会,但是我却说没有。“啪”的一巴掌,我倒在了院子里的玉米皮里,幼小的我被父亲一把提起来又是一巴掌,在密集的巴掌下我承认了。父亲原本阴沉的脸马上变了过来,开始安慰我,告诉我偷东西是不对的,自己家的也不行。这是我人生中父亲唯一一次揍我,让“不能偷”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家风的一种传承。

“成由勤俭败由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优良作风。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看似小事,其实攸关个人和国家的之命运,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父母总是用他们的言行来践行着这样一种品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一生。毫不夸张的让我看到什么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也让原本喜新厌旧的我在穿着带着补丁的衣服上学时没有那么的难为情。直至今天,我和妻子在给他们买衣服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重复着几十年前的话“去年的还新着呢,还能穿,花那冤枉钱干啥”。而我也在这一点上学到了他们这一做法的真谛----勤俭持家。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家风的一种传承。

家风对于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优良家风的传承是家族精神的浓缩,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种子,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阶梯,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众多的家庭需要优良家风的灵魂去支撑,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每个家庭都应当建立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的要担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合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千万个优秀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助力实现“中国梦”。(范家寨镇沈家沟村)


上一条:和孙子谈家风
下一条:传续读史崇德明理好家风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