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姚伟利用周末时间又get了一项新技能——擦玻璃。这在旁人眼里算不得什么难活,但是对于从小失去双臂,做任何事都要“以脚代手”的他来说,的确不是件容易事。
作为西安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姚伟眼下正忙着组织开展助残就业系列活动;妻子答海花,是西安市启智学校的一名班主任。两人在不同的领域,为同一群体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一次“占座”
6岁时的一次电击事故,让姚伟失去了双臂。为了实现上学的梦想,他开始练习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我练习了一年多”。就这样,姚伟考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绊绊,却也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踏实实。大学期间,姚伟担任学院团委委员,组织了多项助残公益活动,并加入了党组织。
1997年,姚伟受邀参加西安培华学院的一场书法活动。活动结束后,答海花作为学生代表,送姚伟离开。公交车刚到站,答海花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我当时还纳闷她怎么就上去了,”姚伟回忆说,“原来是担心我站着容易跌倒,专门给我占了座。”
2000年6月,姚伟即将大学毕业,答海花主动提出帮他誊写上万字的论文。“那时就觉得这姑娘心地很善良。”姚伟笑说。
2000年11月,姚伟进入到西安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同年被借调到西安市残联机关从事文化宣传工作。
每次的助残活动,都是一场“硬仗”,但对于姚伟来说,他却累并快乐着。活动开展前,姚伟会先调阅大量素材,用脚操作计算机打印好新闻背景材料。为了写好一篇新闻稿件,他经常拟好采访提纲,装上录音笔,背着挎包,坐上公交满城跑。公交车的拐弯刹车使他不断碰头跌倒,摔得次数多了,他慢慢掌握了“双脚八字摆开、找个扶手靠一下”的乘车“技巧”。
睡前多喝点水
2004年,姚伟和答海花结婚,“我爱人很有勇气,丈母娘很开明。”姚伟说,这些“肯定”坚定了他努力奋斗的决心。
他多次参与组织全市大型残疾人公益活动,用双脚敲击键盘,发表新闻作品1000余篇(条);担任责任编辑编写了5部展示残疾人励志向上的图书(册),为省内大专院校、中小学作了近百场励志报告。姚伟发起创建的西安市残疾人爱心互助促进会连续11年开展慰问特困残疾人的“暖冬行动”、两次启动“西安市农村特困下肢残疾人假肢助行项目”,为农村下肢残疾人免费安装了203例假肢……
姚伟本人也当选了省、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及“西安好人”、“陕西好人”,被授予省、市五四青年奖章……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加班加点和双休日节假日连轴转。“这些都离不开海花的支持。”姚伟感慨,“没有家人支持、爱人理解怎么能安心加班?”
2005年,女儿彤彤出生,答海花不仅要料理家务,还要哺育和照顾幼小的女儿。姚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慢慢学会了用脚给孩子端尿、换尿布……
为了让海花晚上多休息会,姚伟临睡前特意多喝点水,“这样我半夜就能起来,不耽误给孩子端尿了。”
即便这样,“我总觉得愧对妻子和女儿,”姚伟坦言,女儿会走路后,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他的办公室,小小年纪就知道陪着他加班,顺便帮着拿资料、接电话,有时还协助姚伟把会议的资料装袋;爸爸妈妈忙,她就在办公室里间里学着妈妈当老师、自言自语做游戏;3岁时就开始自己洗头、洗袜子……
2014年,姚伟一家被评为“西安市最美家庭”。女儿不理解其中含义,姚伟笑着解释:“是因为你足够自立自强!”
生活新技能
“他没有了双臂,却有一双神奇的双脚,向着梦想奔跑。就是这双脚,挥笔如椽,击键如乐,描画着青春希望的蓝图,记录着残疾人事业的成就,扶持着残疾朋友走向自强自立的就业之路。他的故事让人惊叹。”
在中国肢残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向梦想奔跑的青春”十年优秀委员事迹展播活动中,姚伟被评为优秀委员。这是组委会为他撰写的颁奖词。
或许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他们夫妻最终都将成为残疾人朋友的“勤务兵”。
2010年,妻子答海花由一名初中英语老师转岗成为西安市启智学校的一名特教老师。如今,她所带的班级先后两次荣获西安市先进班集体。回望多年的特教生涯,答海花说:“不怕多劳心,只怕学生没有被照顾好;不怕多付出,只怕学生没有进步;不怕受委屈,只担心工作拖后腿。这也是所有‘启智人’的心愿。”
“海花身上有‘启智人’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宽容的精神,”姚伟自豪地说,“所以我也要支持她的事业。”
最近,姚伟利用周末时间把家里的飘窗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四扇落地窗帘也全部“人工”洗干净了。“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要勇往直前,不断增强生活新技能。”姚伟说。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