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他出生于浙江钱塘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于谦自幼上进好学,志向远大,立志要成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那样的人。他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房内,并为文天祥写下了赞词:“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这首赞词也成为他一生的承诺和写照。
于谦最早崭露头角,得到明宣宗朱瞻基的器重,是因为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朱高煦觊觎侄子朱瞻基的皇位,发动谋反欲夺取皇权,后谋反失败出城投降,明宣宗派时任御史的于谦去当众数落他的罪行。于谦面对这位昔日位高权重的王爷毫不畏惧,声色俱厉,条理清晰,朱高煦被骂得抬不起头,伏在地上不停发抖。而于谦表现出的无畏气势,也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宣宗对其赞赏有加,日后着意栽培。
宣德五年(1430年),于谦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河南巡抚、山西都御史,他不受私谒、为民请命、政绩斐然,有“于青天”的美誉,深受百姓爱戴。
然而好景不长,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年仅九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改年号为正统。正统年间,大太监王振结党营私、把持朝野、贪得无厌,不论官员大小,只要进京办事,都要向他“进贡”。而于谦虽然早就知道这条官场潜规则,却没有“孝敬”王振。对王振来说,这是对他极大的藐视和侮辱。于是他找理由将于谦下狱,欲编织罪名将其杀害。但因于谦威望极高,百姓听闻此事后自发请愿,朝中不少重臣,甚至连两位藩王都出面为他求情,最终王振无可奈何,只得放了于谦。
幸亏王振放了于谦,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正是于谦力挽狂澜、坚守京师,才拯救了危在旦夕的大明王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接到瓦剌军队进犯的消息,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也先乘势而上,以皇帝为人质兵临北京城下。
在此危急时刻,有部分大臣提出迁都的建议。对此,于谦坚决反对,并称“主张南迁者,罪当斩首!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动则大势便去”。他临危受命担任兵部尚书,肩负起保卫北京的重任。于谦调兵遣将,命令各地援军从通州入京,顺道领取军粮,成功解决了援军入京的吃饭问题。等各路人马到齐,于谦又开始着手训练军队,提升军队装备。他一边鼓舞士气,一边稳定民心,有条不紊地做着应战的准备。不仅如此,战争打响时刻,他亲自带领士兵镇守北京城最关键、最重要的德胜门,并且下了死命令——“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置之死地而后生。于谦没有给自己和将士们留有任何的退路,最终凭借勇气、智慧和人心赢得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保住了大明王朝。
于谦独撑危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后,新皇帝朱祁钰感念他对国家社稷有大功,给了他很多封赏,并授予他少保的封号,还打算给他的儿子封爵。虽说这些封赏都理所应当,但于谦却拒绝了。他推掉了所有的封赏,说道:“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意思是说:让敌人打到京城,是我们大臣的耻辱,怎么还敢邀功请赏!但朱祁钰执意要他接受,无奈之下,他只接受了少保的封号,其他的赏赐一概不受。
当年于谦归京时,虽然王振欲除之却没有得逞,但在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位,比王振更阴险狡诈的夺门“功臣”徐有贞最终成功以“意欲迎立藩王”的罪名将于谦杀害。
原来,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之后,群臣商议国家该何去何从时,徐有贞提出了放弃北京、将都城迁至南京的建议,于谦为了国家大计,不愿大明重蹈南宋覆辙,在朝堂之上痛斥了徐有贞。徐有贞一直对此怀恨在心。后来,在帮助朱祁镇复辟成功后,徐有贞大权在握,便迫不及待地撺掇皇帝杀了于谦。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斩杀于他曾誓死保卫过的北京城崇文门外。
一代名臣,为大明江山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谦,就这样死于当权小人之手。官员、百姓都为他喊冤,其中甚至包含于谦政治对手的下属,不少百姓即使被鞭子抽打,也要去祭拜他。
于谦被处死之后,去抄家的人惊奇地发现,这位堂堂一品大员竟然一贫如洗。于谦为官几十年,自始至终不贪一分一毫。明代官员的俸禄极低,于谦虽然官居一品,但他为政清廉,从不收礼受贿,仅仅依靠自己的工资养家糊口。他用清廉的作风和刚正不阿的气节诠释了自己的诗句——“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心为国为民,凭一己之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几百年来为世人所敬仰,也成为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