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政治监督
以清风正气护航国企高质量发展
打印

灯光璀璨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部机场集团供图)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同时约谈我,压力真的挺大的。”电话那头,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安能化”)党委书记雷霆提起被“双约谈”时的情形,感触颇深。

“双约谈”的力度与以往任何谈话都不同,能有效压实党委主体责任,让监督融入企业发展环节,进而倒逼企业高质量发展。雷霆说,几年间,延安能化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将纪检监察工作与重点业务贯通,聚焦企业安全、生产、工艺管理等强化跟踪、多方位监督,助力企业迈入上升通道。

“埋头苦干”,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延长石油厂题的词。时光荏苒,这4个字也成为陕西诸多国企的精神财富和一直坚守的发展“密码”。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陕西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关键环节纠治,严查靠企吃企,为国企改革与发展清障护航。

国有企业的“变”与“不变”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拉开大幕,着力用改革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几乎是同一时间,为更好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和治企兴企责任融合落实,陕西省纪委监委率先在延长石油集团开展“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改革试点,在探索与实践中释放国企监督的治理效能。

延长石油集团,是国内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外,唯一具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地方企业,营业收入、财政贡献连续多年保持陕西省前列。作为陕西省纪委监委的改革试点单位,其对集团、下属单位的“关键少数”如何强化监督?

延长石油集团为确保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关键少数”行使权力形成制约,设置了两道前置审核关口——法务和审计两部门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分管领导组织专题会研究,之后才进行党委会审议讨论。同时,还撤销了6家规模较小、业务相近、区域相邻单位的纪委和纪检监察部门,设立了3个纪律检查组,实行纪检机构“统抓直管”模式。3个纪律检查组自成立以来,累计处置问题线索31件,立案6件,处分处理33人,执纪问责力度明显加大。

我们在改革之中看到国企之变。

而将纪律监督融入企业治理,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国有企业行稳致远不变的航向。

“以机制创新有效防范物资采购领域廉政风险,这也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使命所系、发展所需。集团于2021年5月部署启动集采平台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堵塞制度漏洞,采购成本下降了,同时也能有效防范廉政风险。”陕西交控集团纪委综合室主任赵卫斌一语道出廉政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何把那些重要举措和经验形成长期制度、纳入运转体系?陕西交控集团主动摸清集采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着力发现影响和阻碍集采工作推进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治、严肃问责,发现并推动整改大宗物资采购、平台推广采购等4方面具体问题15项。

结合企业特点,陕西省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包联监督、调研监督、“室组”联动监督等方式推动监督落地,紧盯廉洁风险高的领域或问题多发环节,开展“解剖式”监督,分领域治理。比如,在省管企业中开展股权交易专项整治;开展省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加强政治生态研判……监督的精度、深度不断增强。

在严查靠企吃企中“纠”与“治”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还不知道收敛收手,仍然以各种方式大肆收受礼品礼金100余万元,现在想来真是肆无忌惮、可怕至极。”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杨建新在忏悔书中,这样剖析自己的问题。

金融领域利益和资源相对集中,金融腐败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除杨建新外,陕西还查处了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副主任王旭明。

提起此前配合省纪委监委查处的这两起金融“蠹虫”案,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金融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由企业内设纪委改为派驻机构,接受省纪委监委统一领导,独立性加强了,监督的底气更足了。”

重大金融风险往往伴随违规违纪、失职渎职等行为,有的甚至由违法犯罪行为直接引发,杨建新、王旭明案就是典型例证。

2021年,陕西省纪委监委查办陕煤集团原副总经理张丹力案,违纪违法和涉嫌犯罪金额共计6208.1万元。

从金融行业到能源、国资国企领域,陕西以雷霆之势惩治啃食国有资源、靠企吃企的“蛀虫”,将监督的“探头”不断延伸,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

陕西探索实行“室地企”办案模式,对指定的榆林市榆阳区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振敏,原党委副书记、行长姜继成案,由省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牵头抓总,延安市纪委监委负责审查调查,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纪检监察组提供金融专业支持,为金融领域反腐实践积累了经验。2021年,省管企业本级纪检监察机构立案9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7人。

建设清廉国企与国企长远发展本就相辅相成。只有净化国资国企政治生态,才能让“国家脊梁”挺直腰杆、“轻装上阵”,进而做强做优做大。

“当前国企腐败仍易发多发,在企业改制或项目关停并转时,容易出现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等问题;在重大项目论证、审批、洽谈、签订合同时,容易出现行贿受贿等问题;在采购中大量出现质次价高的假冒伪劣产品,通常隐藏着个人违规经商办企业以及内外勾结、贪污受贿等问题。把握了这些规律,就能揪住疑点,抽丝剥茧,纠治问题。”陕西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是陕西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各企业会实施更多高质量项目。陕西纪检监察机关将盯重点、抓关键,在事前、事中、事后跟进监督、全程监督、一线监督,紧盯未批先建、“两高”项目上马、违规用能等背离新发展理念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穿新鞋走老路”和政绩观偏差的人和事。同时,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长期行贿、多次行贿的人员从严从重处理,使“围猎者”寸步难行。

清廉国企建设中的创新与坚守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能源行业是“传统”行业。

然而,在陕煤技术研究院,能防止车毁人亡的纳米流体吸能材料、更强劲的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许多的行业“新姿势”频频涌现。

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作为省管龙头企业,陕煤集团不遗余力探索企业转型升级、循环发展的新路径,为企业发展和煤炭工业提供科技支撑。今年一季度,陕煤集团营业收入达1062亿元,同比增长20.9%;煤炭、化工产品、粗钢、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4.8%、8.4%、6.1%和9.6%,主要经济指标和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创新,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机遇所在。好作风,则是干事创业的护航者。

在陕煤集团,为进一步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凝聚人心,发现和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陕煤技术研究院纪委研究制定了《领导班子集体廉洁提醒谈话制度》。在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期间,陕煤技术研究院特邀专家围绕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法规、关键环节及典型案例,从项目审批、招投标、施工监管等方面剖析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表现、成因、特点和本质,强化党员干部的风险防控意识,防患于未然。还通过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开展廉洁家访等形式,让家庭成员成为党员干部的家庭“纪委书记”,有效将监督拓展到“八小时以外”。

装配完成等待出厂的卡车。(陕汽控股纪委供图)

当前,省管企业发展正面临全球供应链危机、“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疫情反复扰动、经济预期转弱等多重挑战。企业债务、资本扩张、涉法涉诉、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风险剧增,党风廉政风险同步加大。

紧跟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形势,纪检监察高质量监督也应与现代国企高质量治理有机融合,进一步理清国资国企决策和权力运行特点,才能精准把脉、对症施治。

围绕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密切关注国资国企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四风”问题,常态化开展重点时段廉洁提醒,继续推进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吃公函”等重点问题排查整治。纠治“四风”期间,全系统在2021年发出纪检监察建议454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起,处理46人,党风、政风、企风稳定向好。

“2021年,全系统制定修改纪检监察工作制度1437项,督促建立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清单3764份。”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

为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让办案、监督、警示贯通,陕西省纪委监委围绕发生在省管企业领域的沈浩、贺久长、郝晓晨案,金融领域的赵永军、杨建新、王旭明案等,督促开展以案促改和警示教育;针对张斌成案暴露的规避监管、盲目收购等突出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整改。在十三届陕西省委第六轮巡视集中对省管企业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后,相关企业针对巡视反馈问题制定109项整改措施,完善融资、投资、担保事项管理办法和“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等制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陕西国有企业将在做强做优做大中更好履行责任、担当大任,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强化监督,以清风正气护航全省国企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陕煤集团:全链条监督打造护身“金甲”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