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浙江省纪委监委坚持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依托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系统,通过构建模型算法、数据碰撞等,精准发现风腐交织典型突出问题,查治贯通有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贵州省纪委监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贵州省纪委监委机关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试行)》,注重加强类案分析,找准共性特征、深层次问题,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全流程规范、全链条衔接,持续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浙江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强化系统施治
浙江省纪委监委积极探索风腐同查同治的思路举措和制度机制,持续放大纠风反腐综合效应。
一、以“严”的基调推进风腐同查,形成一体突破态势。突出“由风挖腐”。在查处“四风”问题时,对有无请托办事、利益输送、权钱交易、团团伙伙等问题做到“四必看”,由“风”的线头扯出“腐”的线团,坚决查清“四风”背后的腐败问题。嘉兴市秀洲区纪委监委在查处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原主任董某逢年过节收受中介所送礼卡礼券问题时,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线索,最终查实董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价值80余万元。注重“由腐查风”。在查处腐败案件中,必查对象本人“四风”问题、必查所涉其他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四风”问题,对相关线索及时研判、优先处置,由查一案到查一批,形成更大震慑效应。2024年全省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从审查调查中拓展发现的占27.4%,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义乌市纪委监委在办理市卫健局原副局长陈某某和义亭镇原党委委员李某某2起留置案件中,拓展查处“四风”问题干部42人,其中同级党委管理干部15人。推进数智赋能。紧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和新型腐败、隐性腐败,依托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系统,通过构建模型算法、数据碰撞等,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精准度。温州市鹿城区纪委监委利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场景模型”,发现区住建局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陈某监督的地块上某工程检测公司检测频次畸高,循线深挖出陈某违规帮助该企业承揽工程并非法收受财物向题。
二、以“统”的机制推进风腐同析,完善贯通协同体系。优化内部衔接。党风政风监督部门会同案管、信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巡视巡察等部门,定期梳理分析信访反映的热点、监督检查发现的苗头、审查调查移送的线索、巡视巡察了解的问题等,会商研判趋势性变化、地域性特点,构建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循线深挖、定性量纪、推动整改的工作闭环。强化上下联动。建立“室组地企校”联动机制,通过提级办理、驻点指导、组团作战等方式,破解人情干扰、案件查办不深不透等问题。在查办丽水市遂昌县恶势力团伙头目张某某及其“保护伞”案件中,省市县纪委监委三级联动,统筹派驻、巡视巡察等力量成立联合专案组,查处涉风问题人员38名、涉腐问题人员13名。深化部门协同。加强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间的协作配合,对重大复杂疑难风腐问题及时研判分析,建立健全与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涉风涉腐问题线索移送、联动惩处、通报会商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协同配合加大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惩治力度的实施意见》,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三、以“实”的举措推进风腐同治,提升系统施治效能。聚焦重点,靶向治理。从“小切口”入手,部署开展“会所中的歪风”“烟票”和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专项整治,以“纠风”推动“防腐”。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从严纠治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建章立制,明晰界线。围绕案件中暴露出的风腐问题,通过约谈提醒、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细化制度规定。如针对房产低买高卖、无风险高息借贷等新情况,出台《防止领导干部房产交易违纪违法行为规定》《防止领导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行为规定(试行)》等制度。针对政商边界模糊、交往不清现象,制定《亲清政商交往若干行为指引(试行)》,建立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推动政商交往有规可依。纠树并举,弘扬新风。编印严重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忏悔录,摄制警示教育片,通报曝光风腐一体典型问题,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越“底线”、不踩“红线”。在全省试点推广“公务餐”一件事改革,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转变作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贵州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
斩断风腐交织利益链
贵州省纪委监委将纠治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问题紧密贯通,持续健全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多措并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一、坚持整体统筹。一是加强分析研判。把风腐问题纳入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统计分析、质量评查重要内容,及时梳理、按月汇总分析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工作情况,把握风腐变化发展趋势。委领导领题调研“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研究”课题,在深入开展研究基础上,研究制定《贵州省纪委监委机关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试行)》,细化由腐纠风、沟通会审等8条具体举措,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规范高效开展风腐同查同治提供参考。二是衔接“四项监督”。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会同巡视、信访、案管、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审理等,持续在移送信访举报“四风”问题线索、核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等方面强化协作配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协作配合,建立风腐同查同治制度机制,推进工作衔接规范化、制度化。三是一体纠风查腐。建立健全线索深挖、案件查办、沟通会商等机制,一体推进正风反腐,既深入查找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小事小节”问题,以腐看风开展作风治理,又坚持以风挖腐,紧盯享乐奢靡问题深挖背后拉帮结派、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行为。
二、强化贯通协同。一是联动核查酒驾醉驾、赌博背后风腐问题。会同公安、组织、人社、编办等部门建立酒驾醉驾身份核查线索快移协作机制,制定规范办理酒驾醉驾违纪违法案件指导意见,联合公安机关建立赌博问题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对相关线索逐人逐案“过筛子”,认真核查、严肃处置背后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和搞“小团伙”“小圈子”等问题。二是协同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民生痛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点领域,督促省直各牵头部门在强化行业监管的同时,对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职能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519件。三是推动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围绕营商环境、项目建设、招标采购、审批监管、资源开发等风腐交织问题易发多发领域,会同相关部门推动靶向纠治,斩断风腐一体勾连纽带。用好巡视监督成果,督促相关省直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深挖背后的特权思想、利益输送、铺张浪费等问题。
三、深化标本兼治。一是注重抓早抓小。加强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培训管理、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制度规定,以风气的持续净化压缩腐败发生空间。协助省委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清单、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作风问题及时处置,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推动大数据、信息化在风腐同查中的运用,为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追责问责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堵塞制度漏洞。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省机关事务局研究制定省级招商引资接待管理实施办法,督促市(州)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租车管理制度。抓好孙志刚、李再勇、周建琨案以案促改,针对政商交往中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等问题,会同省委统战部制定实施《贵州省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试行)》。三是营造廉洁氛围。协助省委把纪律教育、警示教育、作风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培训课程,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月、廉洁教育进校园、“一把手”家风廉洁教育等活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在重要节点通报曝光由风变腐、风腐一体案件,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