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检监察协会学习资料(2025年第16期·总第39期)
打印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以及赴有关地方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有力保障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重要部署落实见效。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部署开展大小兴安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以超常之举行担当之为,坚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河南省纪委监委将政治监督融入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各环节,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河南提供坚强保障。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强化专项监督

坚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生态安全“国之大者”,去年以来在全省部署开展大小兴安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以超常之举行担当之为,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扛牢政治责任,强力部署推进。省纪委监委将专项监督作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压实责任、贯通发力。“高站位”部署。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会、市(地)纪委书记座谈会等会议上专门提出要求,推动任务落实落细。“超常规”推进。会同林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15个部门组成专项监督协调小组,召开协调会、推进会11次,开展专题会商8次,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森工企业直接责任。“全系统”联动。指导各市(地)纪委监委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如,鹤岗市纪委监委督促行业部门梳理主体责任16条、监管责任43条,推动属地、行业、单位、干部“四责”统一;黑河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联动机制,形成部门协调、依法监管工作合力。

二、精准确定切口,提升监督质效。坚持从“小切口”入手,精准靶向施策,推动专项监督落实见效。锚定任务“重点督”。以林草领域问题为“突破口”,会同省公安厅、省林草局开展集中整治。建立常态调度、定期通报、线索移送机制,聚焦18项重点整治任务,开展监督检查2947次,约谈提醒124次,督促各地各部门自查自纠问题2641个,已整改2489个,整改完成率94.2%。同频共振“协作督”。采取督促自查、联合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林草部门开展“清风”“绿盾”等专项行动,查处各类破坏林草资源案件1404件,累计还林、营造林1.52万亩,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1.3万亩;推动公安机关开展“昆仑”专项行动,破获破坏林草资源案件1232件,办结积案2528件,办结率100%。巡审联动“跟进督”。发挥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优势,对省林草局开展常规巡视,市县两级同步开展林草系统联动巡察,发现问题线索864个;推动审计部门对七台河市及龙江、兰西、饶河3个县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发现违规开垦、占用林草湿等问题18个并跟踪处置。

三、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坚持边查边改边治,推动形成“深挖问题、查办案件、行业治理、常治长效”工作闭环。狠抓案件查办。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等重点对象,紧盯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大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工作,严肃查处伊春森工集团原董事长李忠培等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案件。截至今年3月,共立案2170件2382人、留置75人、移送司法机关62人。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监督成果可感可及。如,督促省生态环境厅制定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制度,提升惠企服务保障水平,全省1500个重点项目完成环评审批1206个,占比80.4%。深化以案促改。公开通报5起典型案例,督促省林草局召开王长顺“靠林吃林”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大会,在强力震慑下,57名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向省林草局党组制发纪检监察建议,针对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生态建设修复质量不高等5方面14个突出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制定整改措施28项,出台《黑龙江省营造林管理工作规定(试行)》等制度,补齐短板漏洞。截至3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14份,推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181项,形成“当下见效、持续推进、长久巩固”的综合效果。

 

河南省纪委监委以高质量政治监督

护航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纪委监委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将政治监督融入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各环节,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河南提供坚强保障。

一、聚焦监督任务,注重在细化实化上下功夫。省纪委监委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推进美丽河南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要任务,细化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9项,黄河流域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16个,明确7方面31项重点监督任务,督促全省各级生态环保部门扛稳政治责任。2024年,省纪委监委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两个重大战略,专题学习7次,主要负责同志走遍沿黄和沿线18个地市,召开座谈会2次,印发专项监督工作指引,梳理7方面85项重点监督问题清单,建立6项机制,构建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单位联合整治、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监督重点,注重在找准靶向上下功夫。省纪委监委牢牢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紧盯生态环保系统“关键少数”,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各地生态环保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及时、不主动,做选择、搞变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截至今年3月,全省共起底涉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4590个、推动整改落实4367个,严肃查处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责问题,共追责问责16个单位、210名党员干部。比如,督办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生态修复之名违规阻断黄河干支流连通影响行洪安全、未经许可取用25万立方米黄河水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1名厅级、5名处级、9名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

三、聚焦常态长效,注重在结合融合上下功夫。把对生态环保系统的政治监督融入日常监督,全年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回复18批79人次。融入审查调查。紧盯政商勾结、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案件,深挖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省水投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森,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河南分公司原副总经理陈忠合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融入专项监督。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严查黄河流域矿山生态修复及地质灾害防治不力、沿黄文旅项目规划建设无序等问题,全省共处理168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847人。融入专项治理。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工作,排查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03个、解决1686个;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2965件问题整改,已办结2747件,办结率92.6%。

四、聚焦效能提升,注重在构建机制上下功夫。加强生态环保领域政治监督统筹协调,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等任务。建立贯通协同机制,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协作配合,完善常态化信息对接机制,打通发现问题、移送办理、反馈结果、整改落实各环节。对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落实情况加强协同监督,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协同职能部门对环评审批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跨部门协作”机制,不断提高政治监督质效。建立能力提升机制,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纪检监察干部156人到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培训学习,切实提升运用政治思维、政策策略处理问题的能力。


上一条:省纪检监察协会学习资料(2025年第17期·总第40期)
下一条:省纪检监察协会学习资料(2025年第15期·总第38期)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