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从警30多年的党员领导干部,我知法犯法、执法违法,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犯下了滔天罪行,我接受审判,认罪……”2024年9月19日,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车管处原处长孙万牢涉嫌受贿罪一案在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来自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商洛市交警系统的350名民警旁听庭审。
商洛市纪委监委健全常态化旁听庭审警示教育机制,分领域、分行业、分层级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庭审现场,“零距离”感受违纪违法付出的沉重代价,直观感受党纪国法的威严和违法犯罪的惨痛教训,让庭审现场成为警示教育“课堂”。2024年以来,商洛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县(区)法院组织3970名党员干部旁听了6场职务犯罪庭审。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商洛市纪委监委坚持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最大限度挖掘、转化、利用案例“富矿”,将警示教育贯穿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各环节。依托典型案例,建立全闭环教育机制:要求承办部门在立案之初就统筹谋划“挖病灶、清毒源”工作,宣传部第一时间介入,全程留存文书、影像等相关材料;调查期间,指导被审查调查对象撰写忏悔书(检讨书),联合审理室围绕发案轨迹精准画像,撰写分析报告、纪检监察建议书,为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打牢工作基础;在案件公诉、审判阶段,联合法检两院认真梳理案发特点、原因及教训,组织旁听庭审,引导旁听人员深刻认识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从灵魂深处铲除腐败滋生的思想根源。
此外,让服刑人员以身说法,是陕西省商州监狱廉政教育基地的特色教育方式之一。“以前我是家中的顶梁柱,可现在却是伤害家庭的祸首,害得全家人抬不起头、被人戳脊梁骨。我的所作所为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句号。”3年前,镇安县科教体局原局长毛浓权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他在监狱服刑期间,多次以身说法。
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商洛市纪委监委围绕“六项纪律”,选取各级查处的行业相同、层级接近、岗位类似的14件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典型案件,拍摄警示教育片《破纪之殇》,旨在推动个案教育向类案警示延伸。该片在全市警示教育大会上播出,片中除毛浓权外,还有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的市司法局原局长赵嘉安等人也进行了以身说法。
为持续强化震慑效应,商洛市纪委监委精准把握时机,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此前,在查办赵嘉安严重违纪违法案过程中,审查调查信息一经发布,专案组便到案发单位召开座谈会,敦促涉案人员主动说明问题。会上,结合赵嘉安案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会后,10余名涉案干部主动如实向组织交代问题。
为扩大警示教育覆盖面,商洛市纪委监委采取编写忏悔录、拍摄纪法教育片等方式,编印《商洛市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忏悔录》和各类警示教育资料3000册,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分类警示教育280场次,受教育干部4万余人次。针对各级各部门易发多发的廉洁风险点,在“廉洁商洛”公众号开设“纪法小课堂”专栏,紧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涉纪情形,在重要媒体平台推出纪法教育微视频43期,引导党员干部在“情景演绎+个案警示+纪法解读”中揽镜自照、反思警醒,进一步提升了警示教育的传播力、震慑力、影响力。
警示教育的震慑力源自有案必查、有腐必反的高压态势,查处的案件资源为开展分级分类警示教育、纵深推进“不想腐”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要坚持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将查办案件与做好‘后半篇文章’同部署同推进,形成惩治腐败到问题整改、系统治理的完整闭环,让老问题不再反复出现、新出现的问题及时遏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商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