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走”持续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
打印

汉阴龙岗阁。(汉阴县纪委监委供图)

陕西省汉阴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升监督质效的有力抓手,结合县域特点,找准工作重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切实以有力有效监督助力基层善治。

在整合县镇两级监督力量上持续用力。力量不足和分散是制约基层监督的重要因素,汉阴县纪委监委统筹用好县镇两级监督力量,以整合融合激发监督活力。一是深化片区协作。按照“就近整合、区域划分、便于指导、利于工作”的原则,进行科学精准分片;统筹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纪委和机关纪委力量开展片区协作,在班子成员的统一领导下,协同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纪律教育;在办案方面发挥“室”的统筹指导作用,对轻微违纪案件支持“镇组”独立办理,对案情复杂案件抽调片区骨干成立专案组集中攻坚。二是激发派驻活力。围绕“减量提质”目标优化派驻机构设置,按照职能相近、体量均衡原则对派驻监督范围作出调整,进一步健全副书记分管、班子成员协管、协作区纪检监察室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做到派驻力量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探索派驻机构监督执纪轮值机制,成立轮值工作队,按照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审查调查各投入三分之一精力原则强化“组组”协同,做到均衡用力、靶向发力。三是优化力量配置。对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清理牵头议事协调机构6个,保留2个;增设1个纪检监察室,增加人员优先保障办案力量;配齐配强镇纪委人员,不定期对镇纪委书记分工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镇纪委书记分工调整报备制度,确保聚焦主责主业。

在构建贯通联动监督体系上持续用力。汉阴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监督优势,推动监督重心下沉、监督质效提升。一是贯通“两个责任”。积极履行协助职责,定期梳理提请县委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事项,定期传达汇报上级最新精神和部署要求、分析全县全面从严治党形势、查处重点领域案件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建议;协助县委开展述责述廉、约谈提醒等工作;综合运用谈心谈话、约谈提醒、列席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协助县委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提醒、督促下级党组织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二是强化专责监督。进一步厘清“四项监督”的重点内容和监督方式,健全完善派驻机构、巡察机构与县纪委监委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构建起由县纪委常委会统一领导指导,党风室牵头抓总,纪检监察室和镇纪委相互配合,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同向发力的监督格局,实现“四项监督”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延伸拓展。三是统筹监督力量。探索出台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9类监督贯通协调的“1+9”监督方案,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技术保障、人员支持、成果共享等机制,形成各尽其责、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同题共答的“大监督”格局。

在向下延伸拓展监督触角上持续用力。汉阴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村居延伸拓展,严防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是深化村级监督。在总结全县村级监督试点的基础上,完善《汉阴县村级监督实施方案》,在村(社区)设立村级监督服务站,将村党支部副书记聘任为站长,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提级聘任为勤廉监督员;将村级监督与“321”基层治理模式相融合,让监督通过网格化形式融入村组户;加强对监督服务站和勤廉监督员的管理指导,确保其规范开展村级监督。二是探索提级监督。将全县10个镇属重点站所负责人和10个村集体“三资”规模大、信访反映问题突出、“两委”成员违纪违法问题多发的村(社区)“一把手”纳入县纪委监委提级监督范围,对涉及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由县纪委监委提级办理、镇纪委配合查办,推动监督持续向基层延伸。三是明确人员设置。在新一轮村级党组织换届前,提级由村党支部副书记担任村纪检委员,实现与村监督服务站站长有效衔接,推动形成“村级党建+村级监督”有机衔接融合发力的监督机制;在新一轮村级党组织换届时,实行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并担任勤廉监督员,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在放大可感可及监督成效上持续用力。汉阴县纪委监委切实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作用。一是坚持为民导向。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到群众身边摸排问题,全方位收集诉求,以监督赢得群众信任;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和行业部门问题清单,推动全县各职能部门开展行业性、系统性整治,切实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开展“解剖麻雀”专项行动,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在联系镇选择1至2个信访反映集中村组蹲点调研,厘清症结所在,纠治作风顽疾,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二是严惩“蝇贪蚁腐”。坚持以办案带动全局,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什么问题就查处什么问题,绝不姑息迁就;针对案件查办中发现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提对策,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建议针对性、可行性,对建议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真正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深化“四种形态”运用,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从严查处的同时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小切口”破题,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社保、安全生产等领域,充分运用“室组镇”纵向联动、多部门横向协作监督模式,以精准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纠治歪风乱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线索征集,既减轻党员干部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又督促党员干部全神贯注给群众办事、心无旁骛为人民服务。

在提升敢为善为监督能力上持续用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敢为善为监督能力,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应有之义,也是保障全会精神落地见效的重要支撑。一是坚持政治塑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找准纪检监察工作切入点发力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青年干部这个重要群体,常态化办好“季度大讲堂”和“青言青语话清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用好汉阴独有的“三沈”“三将军”“沈氏家训”等红色资源、家风资源,通过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加强党性教育。二是坚持学习赋能。瞄准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统筹运用全员培训、“小课堂”专题培训等模式,分级分类抓好能力素质培训;开展年轻干部“人人登讲台、轮流当讲师”活动,围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轮流上台授课、分享经验、交流思想,营造年轻干部“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健全班子成员挂联指导、“师徒帮带”等机制,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剖析、模拟谈话等,突出加强镇纪委和新进系统干部能力建设,整体提升监督执纪水平。三是坚持严管厚爱。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亮晒作”活动为载体,组织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常态化纪律“体检”,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作风问题;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全面梳理排查监督执纪执法风险点,进一步规范执纪执法审批权限;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有序开展干部轮岗交流,积极为受到不实检举控告的纪检监察干部澄清正名,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作者系汉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上一条:六方联动织密基层监督网 靶向聚力守好项目廉洁关
下一条:从四个维度加强基层监督的实践探索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