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新的门窗,给窑顶做防水,引自来水入户……7月初,陕西省子洲县苗家坪镇钟硷村村民钟科家的 3 孔窑洞正在加紧改造。“等改造好了,我家的窑洞就和城里的楼房没什么两样啦!”钟科的语气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
从钟科向村委会提交申请到拿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整个流程用了不到20个工作日。便捷审批的实现,离不开子洲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
“过去要建房,跑手续可是个麻烦事。”钟硷村党支部书记钟慧告诉记者,村里公示后,群众还得拿着资料跑镇上再跑县上,有时还会因资料不全反复跑,没两三个月办不下来,严重影响建房进度,群众觉得很不方便。
“农村建房问题是群众关心的大事,也是基层容易滋生吃拿卡要、庸懒散慢、冷硬横推等‘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点领域,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子洲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郭慧军说。
为让群众少跑路、快拿证,今年2月以来,子洲县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成立工作组,深入乡镇(街道)、村组开展“蹲点式”调研,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摸排审批流程中的堵点、难点,精准梳理出流程繁琐、职责不清、服务缺位等问题,为靶向整改提供有力依据。
随后,子洲县纪委监委主动牵头协调,推动各职能部门同题共答。乡镇(街道)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全县13个乡镇(街道)增设了农村宅基地审批“一站式”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农户建房申请办理流程,向资料手续不全的群众列出详细清单,指导其一次性补全。各乡镇(街道)的服务窗口在对群众提交的资料初步审核后,安排干部替群众集中“跑腿”,将资料报送至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等部门进行审批。
“我们老两口大字不识几个、腿脚也不利索,手续能办这么快多亏了村干部。”电市镇赵寨村村民赵生爱说。赵生爱家的旧宅因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房,亟须翻新改造,但老两口的子女不在身边。镇村干部就主动上门帮办,14个工作日就把全套手续办了下来。
针对此类农村建房中的特殊情形,子洲县纪委监委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人性化解决方案,既严守政策底线,又彰显为民温度。对像赵生爱这样子女全迁出、需要改造住房的老人,开通“绿色通道”,实施特事特办,确保群众老有所居;对非恶意未批先建的农户,采取谈话教育、警告处罚后补办手续的柔性处理方式;对危房改造农户,在选址合规的前提下,允许先建后批,切实保障住房安全。
今年以来,子洲县已备案登记宅基地411宗,平均用时从2024年的2个月缩短至现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效率大幅度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