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渐冷,一辆辆保温餐车被推进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第五小学,学生们在学校吃上了热乎的午餐。
“以前我们要是不能及时下班接娃回家做饭,娃就得饿肚子,还得操心他回家路上的安全问题。”商南县城关第五小学学生家长王成说。这所位于县城的小学,曾经由于学校场地有限,一直没有食堂,学生们的午饭问题很难解决。
一顿“校园餐”,关乎千万家。学生们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是家长心中的牵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以监督护航民生、保障“校园餐”安全的职责。商南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之初,协调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部门进行联合调研时,发现了摆在面前的“两难”:建设“中央厨房”难、7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独立办餐难。
为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搞毫无重点的全面整治,商南县纪委监委扭住责任“牛鼻子”,与职能部门“沉下去”摸清底数、“坐下来”充分研判,直面当前学校独立办餐存在的审批、建设、投用环节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最终,经研判决定利用现有食堂资源,让城区邻近中小学、幼儿园共用食堂,以共办“校园餐”的方式,破解全县“校园餐”难题,推动“校园餐”从吃得安全到吃得营养、从规范管理到优化服务、从问题整改到源头治理的转变。
“我们摸排发现,像城关第五小学与第五幼儿园这样仅‘一墙之隔’‘一路之隔’的学校有14所。通过联合开办校园食堂,学校实现了厨房厨具、水电气等设施设备共用,做到事务共管、责任共担、人力共用,而日常运行和食品原材料进出库各自独立、膳食经费管理各自独立、学生进餐各自独立。”商南县教体局局长曹宗国说。
在“抱团”联合开办校园食堂过程中,商南县改造了14所学校的食堂,购置灶具、餐具等设施设备765台(件);组织联合办餐学校7名主厨及全县各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校园营养指导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等专业培训。此外,还在全县学校食堂规范了12大类标识标签,明确消毒柜等9类设施设备管理责任,梳理并防范入库管理等15类管控风险,“校园餐”管理更加制度化、精细化。
商南县纪委监委还结合市审计局专项审计调查反馈的30个问题,开展联合检查4轮次,督促主责部门逐一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共排查并推动整改问题66个。在商南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该县出台《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操作指南》,“校园餐”食材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实现了从源头保障食材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实施师生同菜同价制度,撤销69个中小学教师食堂,实行师生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同锅同食,从根本上杜绝了师生菜单和食材的差异问题。
“‘联合’不等于‘粗放’,联合办餐不能疏于监管。我们将持续聚焦中小学‘校园餐’管理运行情况,督促职能部门完善监督保障措施,确保城区4300多名学生吃上放心、安全的午餐,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早日实现独立办餐,以有力监督回应群众关切。”商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雷保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