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穷山沟沟里一个普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但是他以共产党人的理想与激情点燃起群众心中战胜贫困的希望之火,让穷了一辈子的山里人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有奔头!
他只有49岁的年华,但是他赤诚奉献的一生写下一个永恒的真理:共产党只要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
他,就是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郭秀明。
(一)
方圆几十里没人不知道惠家沟。当地流传的歌谣唱道:"惠家沟坡连坡,出门就爬坡,地少石头多,人穷光棍多。"这个地处渭北山区的小村子,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村民大多是解放前后从外地逃难落户到这里的,到1991年,全村人均收入不到300元,集体的账户上只有7角6分钱。
1991年秋天,惠家沟村年迈的老支书退了下来,驻村工作组组长王兴才挨个征求村里党员的意见:"谁能接下这副担子?"郭秀明一口冲出:"我看我就能行!"
惠家沟人又没有不知道郭秀明的,他当赤脚医生11年,人好,医术也好,靠行医一年四五千元的收入盖起了村里的第一间大瓦房,日子过得在全村拔尖尖。
第二天,在党员大会上,郭秀明全票当选为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摘下自家门口诊所的牌子,烧掉了多年来村民们看病欠下的1700元欠条,掏出了他当年写在入党志愿书上一句烫人心窝的话:"不把共产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上,我死不瞑目!"
这一天是1991年9月28日。这一年郭秀明41岁。
上任头三天,郭秀明访遍了全村188户人家,跑遍了山里的沟沟峁峁。他在支部大会上说:"惠家沟抬头是山,低头是山,一架连一架的山,难道只能生一个'穷'字吗?咱们要在'山'字上做文章,靠山吃山!"
党支部讨论制定了"林草业打头,养殖业垫底,生态经济奔小康"的具有超前意识的发展思路。
这年冬天,郭秀明带领着村里17名党员、22名团员,拎着干粮、扛着镢头上了村里最远的南梁,开挖育林带。
这年的冬天,山里格外冷,惠家沟人的心却格外热。全村男女老少苦战一个多月,在乱石满坡的南梁上挖出4万个树坑。开春种树,没钱买树苗,郭秀明立即从家里拿来100元钱。在他的带动下,村支委每人100元,党员50元,很快凑出1000多元,买回4万棵树苗,惠家沟的山上有了第一片新绿。
打这,惠家沟的植树造林一年接着一年。5年下来,全村已有用材林1700多亩,经济林650多亩,宜林荒山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1996年3月,惠家沟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绿化千佳村"。这个不知穷了多少辈的小山村,破天荒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
惠家沟村沟坡相连,交通闭塞,惟一一条通往村外的小路连一辆架子车都过不去,运点啥都靠人肩扛背驮。
郭秀明当了支书后,先后4次带领群众修路。为修路,郭秀明差点送了命。他白天和大家一起拉土填沟、运石料,完成自己的那份义务工,晚上还要到工地上巡查。有天半夜下),他在巡查中一脚踩空掉进沟里,当即昏过去,是值夜班的推土机手发现后把他背回到村里,可第二天他又出现在工地上。当一条8米宽、9公里长、连接山外公路的硬化大道修通的那一天,村上上年纪的人都哭了。
建小学,是郭秀明早有的心思。村里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瓦房,冬天透风,夏天漏雨。他说:"咱们穷,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咱不能让子孙后代再穷下去!"当支书的第二年,他和村干部家家户户做工作,动员大家捐资建校。他和支委每人捐125元,党员捐75元,群众呼啦啦每人捐出25元,共筹得资金1万元后,加上从上面"化缘"来的钱,惠家沟历史上第一座两层8间的砖木结构的教学楼盖起来了。1996年,全区开展"普九",郭秀明和村党支部再次通过贷款、捐款、争取补贴等办法,建起了第二座教学楼,配备了幻灯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使惠家沟小学成为全区村办小学中条件最好的学校。
(二)
8年春秋,惠家沟人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家家养起了猪牛羊,村里75%的收入来源于养殖业,全村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97%的人家盖起了新瓦房,不少家庭有了电话、洗衣机、电视机......40多个光棍汉娶上了媳妇。
8年春秋,惠家沟人也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当年是村里首富的郭秀明一家日子却荒落下去。他上任前准备翻新的房子一直没动,墙体剥落,屋檐倾斜,成了全村最破的住宅。走进屋子,家徒四壁,除了一张袒露着海绵的破沙发、一张行医时用和油漆剥落的桌子、一张两条木凳一块木板支起来的床,再也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更令人心酸的是,他经常出门办事,竟连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都没有,后来是村里两个干部看不下,凑钱给他买了一件西服,一双皮鞋。
人们说,郭支书是为惠家沟人把自己的日子过"倒糟"了。
刚开始修路那阵子,村里没机械,郭秀明贷款3.2万元买回一台推土机,但部分村民对贷款有意见,他就把这笔债全部转到自己身上,让儿子做驾驶员,没白没黑地干了三四年,村里该付的工钱累计有3万多元,他却没让儿子领过一分钱。
一年夏天,村里推土整地欠下加油站1000元油款,集体又没钱。郭秀明一狠心,卖了自家的农用三轮车,替村里还上了油债。
村上筹建计划生育服务室,没钱做牌子,郭秀明马上让人把自家12公斤优质玉米种子卖了钱,做了牌子。
1998年,村里从镇上争取到5万元的小额信贷扶贫款,村委会知道郭秀明的家境,就给他定下了2000元。他知道后,马上追到镇上划去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另外的困难户。他说:"只要还有更困难的群众,我就要往后排选"
8年中,因为村里穷,郭秀明当支书每月应领的40元补贴他一分没领过;为村里外出办事的差旅费他一分没报过;村上原来规定的招待费项目,他一上任就给取消了。而这8年里,他为村里拿出的钱就有8000多元。
郭秀明常对支部一班人说:"当干部就是要能吃亏,要能为群众的利益舍上自己。特别是在眼下村里穷、没有钱的困难时期,我们舍不上自己,惠家沟就变不了样。"
1998年秋天,郭秀明岳母病重,妻子恳求他带全家回河南老家看望。当时村里小流域治理工程紧锣密鼓,他咋也抽不开身,直到岳母去世,一家人也没能回去。妻子哭了,满肚子委屈一古脑倒了出来:"你当支书这些年,干革命干了个啥吗芽村上人日子都好过了,就咱作难了。"
望着妻子和母亲,郭秀明生平第一次痛哭了。这个侠骨柔情的汉子何曾不想为自己的家多操一份心芽又何曾不想让自己的妻儿老母过上富足的日子芽多年来,他在外办事,自己从来舍不得吃一份超过一块五毛钱的面,却总忘不了给母亲捎回一小块老人爱吃的油糕;给妻子捎回一包她平日里吃不到的方便面;给孙儿捎回几块糖果......多少个冬夜,只要他在家,每到半夜就会起身去看看老母亲的炕凉了没有,凉了,就再烧上一把火。然而,郭秀明知道,他给予家人的毕竟太少太少了,他把更多的情和爱给了惠家沟的父老乡亲!
他含泪对母亲和妻子说:"俺当支书这些年,苦了咱一家老小,俺对不住你们。可俺是个共产党员,又是个支书,为了咱全村几百口子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眼下咱就得舍上自己。等惠家沟真正富起来,咱也一定能过上好日子!"郭秀明清贫如洗,但他又富有胜金。
在惠家沟,无论办什么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郭秀明往那儿一站,就找不到一个打退堂鼓的人。大伙说:"跟着郭支书,俺们心里踏实!"
在惠家沟,老老少少不管有什么欢喜、什么烦恼,最想告诉的就是郭秀明,连婆媳吵架、兄弟分家,大家都要听听郭秀明讲的理。一年到头,只要郭秀明在家,天天晚上他的屋里都坐满了串门聊天的乡亲。人们说:"郭支书是咱最贴心的人!"
在惠家沟,每年春耕夏作,郭秀明家的地里总有人悄悄地往里担上两挑子肥,锄上几垄草。看着他一年到头顾不上自己的家,天天都在忙村里的事,大伙儿心里有着深深的牵挂。
郭秀明生病了,家家户户都像自家人生病那般心疼。每天都会有人做上一碗好吃的送到他的手上,或是一碗鸡汤,或是一碗鸡蛋手擀面,或是一碗加了冰糖的红枣粥......郭秀明常动情地说:"乡亲们待我太好了,我就是再活两辈子也报答不了他们啊!"
这世上有千金万银,但有千金万银买不来的爱;这世上有千山万峰,但有千山万峰重不过的情。郭秀明以一个共产党人舍自己为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赢得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父老乡亲们对他的深情厚爱,使他感受到一个共产党人最崇高的幸福!
在陕西省铜川市惠家沟村,有四个字在这片山里人的心中最重,那就是"共产党员"。
村里的预备党员申长路告诉我们:"在俺村,苦活、累活、难事、吃亏的事都是党员先上,可俺就是想入党。为啥芽郭支书让俺掂出了做党员的分量,一个党员就是群众心头的一杆旗啊!"
郭秀明任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8年,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靠的是什么芽靠的就是共产党人这杆旗帜的强大凝聚力!
(三)
"干部正了,群众才能信服"。郭秀明在亲戚中间是个有名的"黑脸包公",这让亲戚们怨他又服他,更让惠家沟的乡亲们打心眼里敬重一个共产党人的坦荡无私。
1992年,村里在山上种下第一片林子后,与正红红火火发展起来的养殖业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一边是牛羊,一边是树苗,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一直是不相容的一对。多少年来,习惯于满山放牧的惠家沟人没留住一棵成材的树。
怎样才能把林子保下来呢?
一天中午,正是地里干活人多的时候,大家看到两头牛进了村里的林子。郭秀明立刻让人把牛牵下来。大家一看,竟是支书家的牛。有人打圆场:"谁家的牛出门也不带笼头,这都是难免的,算了吧。"郭秀明严肃地说:"不能算选不管是谁损害了集体的财产,都要赔选"他立即召集干部群众制定了牛羊吃树的罚款规定,一头牛50元,他当场交出100元。事后,人们才知道这是郭支书故意让儿子把牛赶进林子里的,为的是从罚自己立规矩,管好村里的树。
又一回,他亲家母的两头牛真的进了林子。他坚决要罚,亲家母大吵:"没见过你这样翻脸不认人的。要罚,咱这亲家也别当了!"郭秀明黑着脸说:"公是公,私是私,这款非罚不可!你不交,我交!"最后还是郭秀明的儿子代交了罚款。
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打这,再也没有谁家的牛羊进林子了。199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验收"千佳村"时,陕西省林业厅的一位老专家在村上住了3天,沿着几片林子转了几圈,赞叹不已:"我算是服了。林子周围连个牛羊的粪便、蹄印都没有,还有啥说的?"
郭秀明正人先正己、从自家人身上开刀的事多得很。
村上修路,有一段路要通过郭秀明姐姐家的窑。推土机司机不敢推,想绕过去。郭秀明走过来,站在窑背上吼:"我站在这儿,你只管往这推,看谁敢拦!"
郭秀明的四叔被派做推土机监工,因贪一杯酒放弃了原则,被郭秀明当场把他的监工撤了。
郭秀明的外甥是个党员,有几次因为忙家里的活没参加党员会。郭秀明在全村党员大会上狠狠批评了他:"你不开会,不学习,咋能当党员?咋能带领群众致富?再这样,你就退党吧!"
亲戚们在暗地里都埋怨他是个"黑脸亲戚",但心里又不得不佩服他。郭秀明常对党员干部说:"对亲戚要拉得下面子,该咋办就咋办。干部正了,群众才能信服,我们支部这个战斗堡垒才有凝聚力!"
郭秀明无私无畏、一身正气的表率作用,把全村人的心拧到了一起。
惠家沟的人都把入党、当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为村上做事看做是一种光荣。曾做过村委会主任的权长民,当年因为对村里没信心,撂下这副挑子不干了。在郭秀明的感召下,他后来争着当村民代表,当村民小组组长,为村里的事跑前跑后,忙得不着家。他说:"郭书记打铁自身硬,带出来的党员也都是好样的,跟着这样的支部干,俺们觉得有希望!"郭秀明如一面高高挺立的旗帜,以其共产党人先锋模范的高风亮节,把山沟沟里群众的心紧紧凝聚在我们党的伟大的事业之中!
(四)
每一个惠家沟人都记得1999年春天,三秦大地掀起了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惠家沟村小流域治理也到了最红火的时刻。人们注意到,郭秀明的身体越来越消瘦,昏倒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吃饭变得很困难,一碗面条要三四杯水冲着才能咽下。大伙逼着他去了铜川市医院。检查结果:食道癌晚期。全村人震惊了!
7月,在组织和家人催促下,他住进了陕西省肿瘤医院。
郭秀明的病牵动了惠家沟每一个人的心,一拨又一拨的乡亲们提着鸡蛋、奶粉赶130公里路到西安去看望他们的好支书。他们千叮咛万嘱咐:"秀明,一定要把病瞧好了再回来!"
可郭秀明的心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惠家沟。每个星期的周末他都要乘坐长途车颠簸3个多小时回到村里,检 查工作听取汇报。
8月的一天,郭秀明从前来探望的区里一位同志口中得知中央领导同志来陕西视察时,提出了有关西部开发的山川秀美工程,他再也躺不住了。8月19日,郭秀明不顾医生阻拦,坚决出院。
为了使身体能挺住,曾当过乡医的郭秀明每天晚上都要给自己挂吊针输入氨基酸能量合剂,以补充严重透支的体力。剂量开始是一晚一瓶,后来是两瓶,再后来增加到三瓶。他常常一边挂吊针一边和村干部研究工作。大家为他的身体担心,他幽默地安慰大家:"我这是晚上加油,白天跑,科学着呢!"
9月的一天夜里,村上会计来找他,发现疲惫不堪的郭秀明竟然挂着吊针睡着了,药水已经滴完,殷红的血液顺着吊管往上回......
1999年12月17日至20日,是郭秀明留在人世的最后4天。这4天,他为惠家沟倾尽生命最后的燃烧!
12月17日,铜川市在惠家沟村召开农村"四教育"工作现场会,郭秀明以《无怨无悔当村官》为题,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发言。
18日,郭秀明召开村委会商量退耕还林、道路硬化的扫尾工作。
19日,郭秀明大清早出了门,跑了整整一天。晚上,郭秀明召集党员干部开会。他嘴唇干裂,脸色青肿,半靠在床上。
他谈了很多,从惠家沟村的过去谈到现在,从现在谈到未来。他把村里新的五年规划一条一条向大家做了安排。山里的夜很静很长,不知过了多久,他摆摆手:"大家不要难过了,这几天把树坑、地埝、水沟修整修整,下个星期我还要回来检查!"
12月20日上午,郭秀明在党员权长江的陪同下赶往陕西省肿瘤医院。中午他们到了西安,还未走进医院大门,郭秀明突然感觉想吐,一口鲜血从嘴里涌了出来,随后鲜血涌流不止,身子慢慢地瘫下去。权长江背起郭秀明像疯了一样地往医院急救室跑......
他走了,匆匆地走了,像春蚕吐尽了最后一口丝,像蜡烛燃尽了最后一滴油。
1999年12月20日,陕西省铜川市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带着他未竟的事业在西安与世长辞。这一天晚上,惠家沟飘起了雪花,全村无人入睡,家家门前点燃起篝火,火光映红了一条沟,映红了半边天。全村男女老少彻夜痴立在刺骨的风)中,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好支书归来。不知是谁打的头,2元、3元、5元......一家一家凑出了几百元,大伙儿要给支书买身好衣服。一位大娘对郭秀明的女儿说:"娃啊,郭支书是为咱村累死的,这衣服就让咱全村人置办吧。他已经不是你家的人了,他是俺全惠家沟的亲人啊!"
村上80岁的温善忠老汉老泪纵横:"秀明是咱惠家沟的老黄牛,他硬是被咱村上这挂车挣死了!"
还有7天,郭秀明才满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