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粮
打印


  1947年11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转战陕北,率领"亚洲部"(当时中央机关的代号)来到米脂县城东40里外的杨家沟,这是一个十分偏僻清静的小山村。

  由于敌军疯狂地抢掠、地主残酷地剥削,加上庄稼遭冻,收成不好,这年冬天,当地农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一天,一个喂马的战士跑来给周副主席报告:村里有个叫"宜全"的小男娃,饿得发慌,在部队马槽里抓吃马料,被马咬了耳朵,疼得直嚎。

  周副主席听了,心疼地说:"把娃饿坏了!我们要千方百计解决眼下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说毕,就派医生去给小宜全包扎伤口,进行治疗。

  战士走后,周副主席走进毛主席的窑洞,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件事。主席听后,难受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经过同周副主席商量,主席决定:"亚洲部"全体工作人员和警卫团的指战员,每人每天从口粮中节约一两米,帮助当地农民度荒过冬。

  毛主席以身作则,省吃节粮。每次开饭,他都要把黑豆面馍馍掂一掂,认真地问管理员:"今天,我的一两口粮节省下来了吧?"当管理员回答已经节省下来时,他才放心地点点头,开始吃饭。主席还对饲养员老侯说:"把我骑的大青马的料减上一半。以后出门,我尽量不骑它了。"

  贺龙在晋西北听到毛主席连小米饭都吃不上,更缺少蔬菜的情况后,难过得流了泪。中央在杨家沟召开十二月会议之前,贺龙买了些毛主席爱吃的腊肉等食品,派人送到杨家沟。

  副参谋长汪东兴收到腊肉,高兴地吩咐炊事员老周:"快给主席做些吃。"

  午饭时,一小盘香喷喷的炒腊肉摆在主席饭桌上。主席莫名其妙地让警卫员把老周叫来。

  老周笑眯眯地走进来。主席指着腊肉问道:"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老周如实地向主席做了汇报。主席又问:"那么,谁叫你炒的呢?"

  "汪副参谋长。"

  主席说:"知道了。你叫汪东兴同志来一下。"

  汪东兴来后,主席指着桌子上的腊肉问道:"是你叫做的吗?"

  "是的。主席近来生活太苦了。"汪东兴回答道。

  主席十分严肃地说:"东兴同志,你算过这笔账没有?这盘肉能买多少斤黑豆?大伙都吃黑豆饭,我咋能吃肉呢?"

  汪东兴感动地说:"大伙苦,主席肩头的担子重,更苦。"

  "不!比起饿得偷吃马料的那娃,我不能算最苦。"主席纠正道。

  沉思片刻,主席语重心长地对汪东兴说:"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除了人民利益,我们还有什么私利可谋呢?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没有这点政治修养,我们还算什么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成员呢?"

  在毛主席的带动下,"亚洲部"和警卫团的全体同志,勒紧裤带,勤俭节约,节省下70石黑豆和30石小米。然后,将这些粮食分发给当地农民群众。当仓库主席带着战士挨家挨户给贫苦农民送粮时,男女老少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宜全妈妈捧着乌溜溜的黑豆和金灿灿的小米,哽哽咽咽地说:"这是从毛主席和子弟兵口里省下的爱民粮啊!


上一条: 公仆心•赤子情--记"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郭秀明
下一条: 听到骂声以后——毛泽东虚心纳谏的故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