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骂声以后——毛泽东虚心纳谏的故事
打印


  1941年夏。

  杨家岭掩映在一片浓绿之中。阵阵微风吹过,露出一排镶嵌在黄土山坡上的土窑洞。窑洞内,毛主席正伏案疾书,警卫员领着一个年轻小伙子踏进来:“主席,边区保卫处的小吴同志来了!”警卫员报告完走出去了。

  毛主席抬起头,微笑着说:“好啊,请坐!”他放下笔,向前走了几步,握着小吴的手又说:“你就是小吴吗?是你非要拘留那位骂了毛泽东的老乡吗?”

  小吴眨动着一双天真烂漫的眼睛说:“是,我就是边区保卫处的小吴。”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说:“那好,请坐,坐下来咱们好好谈谈,可以吗?”

  小吴在毛主席对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毛主席望着小吴,用一种极其亲切的语调说:“小吴同志,你为什么非要拘留那位老乡呢?”小吴激动地站起来说:“他在大庭广众侮辱人民的领袖。”

  “是吗?他是怎么侮辱的,你说说,让我听听。”主席说。

  小吴用舌头舔舔嘴唇说:“6月3日,边区政府在延安南关的边区礼堂里开会,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一个震耳欲聋的炸雷伴着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长空,将坐在窗口的延川县代理县长李彩荣殛死。这件事很快就在延安市传开,人们街谈巷议,议论纷纷。那位老乡竟在延安市最繁华热闹的市场沟指名道姓地骂了您,我认为这是一桩严重的事件,所以报告了中央,并准备马上拘留审讯他。”

  “哈哈哈!”毛主席爽朗地笑着说:“他骂了我毛泽东,可没有犯法呀!”

  “不,主席,您是人民的领袖,人民拥护您,热爱您,说您是人民的大救星。可是,那个家伙却骂您,说明他不是特务汉奸,就是反共顽固派,要不就是土豪劣绅,我们拘留审讯他是应该的。”小吴毫不退让。

  “哈哈哈!”主席又是一阵大笑,他将一只手按在小吴的肩上,用慈爱的目光盯住他,说:“小吴,你知道人民群众为什么拥护我们、热爱我们吗?”

  小吴微微一怔说:“因为我们为他们打天下,谋幸福呗!”

  主席轻轻地点了点头说:“这就对了。人民拥护我们、热爱我们,是因为我们这个队伍是革命的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采取什么方式,我们都应该欢迎他们的批评。我们要为人民利益坚持对的,改正错的。小吴同志,你说对吗?”

  小吴说:“可他不是提意见,是骂人啊!”

  主席轻轻地一笑说:“骂人也是一种提意见的方式嘛!”

  小吴噘着嘴不再吭声。主席又说:“小吴同志,我建议你,不要拘留那位老乡。但是,帮我了解一下,看他对我有啥意见。行吗?”小吴抬起头,凝望着主席说:“行,我保证完成任务。可是,如果他真的是特务汉奸……”

  主席笑着打断小吴的话说:“小吴同志,看来你的思想还是没有通,真正的特务汉奸敢在广众大庭下骂我吗?”

  小吴凝神想了想,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他说:“主席,那我走了!”说完立正敬了个军礼,走出窑洞去。

  几天后,小吴又一次来到主席的窑洞里:“报告主席,我已经按您的指示完成了任务。”

  毛主席正在看报,他放下报纸,高兴地说:“噢,我们的小吴同志工作效率还挺高嘛!”他指着面前的椅子说:“来,坐下来慢慢谈。”

  小吴在椅子上坐下来,从衣袋内掏出一个小本,打开说:“我了解过了,那位老乡对边区分配的20万石救国公粮有意见。”他望了一下主席又说:“抗战初,边区分配给群众的救国公粮是一万石,1939年是5万石,1940年是9万石,今年突然增到20万石,群众有意见。”

  毛主席的眉峰深深地蹙起来,他站起来,倒背着手在地上踱着步,自言自语地说:“噢,原来是这样,全边区只有150万人口,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人民要负担20万石公粮,确实是负担太重。”

  小吴呼地站起来,激动地说:“人民的负担重,这能怨政府吗?要不是日本鬼子向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要不是国民党卡了我们的军饷,并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要不是自然灾害的袭击,我们能困难到这种地步吗?我们的战士、干部整天都在半饥半饱中度日,我们在勒紧裤带、咬着牙坚持抗战,他们不但不感激政府,反而骂政府,这对吗?”

  毛主席点上一支烟,重重地吸了几口,用凝重的目光盯着小吴说:“为了坚持抗战,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我们的干部、战士不仅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而且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点,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历史也是不会忘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战绩的取得,离开人民群众行吗?不行。人民是水,我们是鱼,鱼是永远离不开水的。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代表人民,不再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就会失去人民,就像鱼失去水一样,我们就会活不下去。我们要理解人民,在这抗战的艰苦时期,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支持我们,我们没有权利抱怨他们。小吴同志,你说对吗?”

  小吴低下头,惭愧地说:“主席,我错了。”

  毛主席沉思了一会说:“我想组织一个考察团,做个扎实的社会调查,了解一下群众负担到底重到什么程度。小吴,你愿意参加这个考察团吗?”

  小吴抬起头说:“主席,我愿意去!”

  毛主席说:“那好,希望你能给我带回许多第一手材料来。”1941年9月,由西北局宣传部组织的考察团从延安出发,开赴固临进行社会调查。经过2个多月的考察,于11月返回延安。从调查情况看:1940年富农负担占其总收入的18%,中农占17%,贫农占8%。1941年因救国公粮从9万石增加到20万石,各阶层群众的负担也就成倍增加,加上其它各种公债、税款,农民的负担确实很重。毛主席掌握了这些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减征救国公粮4万石,并发动机关、部队开展了节约运动,同时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和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大生产运动。通过大生产运动,不仅减轻了人民负担,而且使边区达到了丰衣足食。1943年,全边区产粮184万石,除去消耗162万石外,还剩余22万石。至1945年,边区农民大部分做到了“耕三余一”,部分还做到了“耕一余一”。


上一条: 爱民粮
下一条: 一代共产党人的风范 ——忆周恩来回延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