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重在顺民意——现阶段纪检干部应重点查办的几类案件
打印


  纪检监察机关的四项职能都很重要,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在履行好四项职能的同时,必须抓好案件查处工作。要通过查处大要案,震慑腐败分子,教育广大干部,取信人民群众。为此,应从三个方面解决好这个问题:

  第一是处理界限。我们确定多大范围的查处对象,就说明我们要有多大的工作任务。应该把问题比较严重的、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数额巨大的作为我们查处的重点。使被放一放的这些人,在当前“三讲”教育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我纠正,以便我们集中力量查处那些数额巨大的、问题严重的、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

  第二就是要有清醒的意识和恰当的工作方法。毛主席过去讲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当时并不等于百分之九十五之内的人没有任何问题,也不能因为有问题而把他们都说成是坏干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做纪检工作绝不能因为履行职责而带有极端性、片面性和职业偏见。毛主席这个提法拿到现在来讲,应该是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廉洁和比较廉洁的,这样就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包括身上有这样和那样不良现象的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和我们站到一起去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最终站到理解和支持纪检工作这个立场上来。决不能因为我们简单的工作方法使他们转向另一面。有些干部自身问题并不严重,由于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反腐败政策不甚明白,怕把自己作为目标,时刻带着防御心理,自觉不自觉地站到反对反腐败的立场上。所以说,应该让大多数干部从思想上得以解脱,不能搞得人人自危、人心惶惶。要掌握两个界线,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正确处理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不同的性质;二是正确处理礼尚往来和权钱交易的不同性质。把圈划得小一些,始终清醒地意识到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廉洁的和比较廉洁的。

  第三个方面,只有勇于查处大案要案、典型案件,才能产生影响力、威慑力,才能震慑腐败分子,教育广大干部,取信于人民群众。如果抓的案件和老百姓所反映的、看到、听到的差距较大,那老百姓会说你不敢抓大的,只会抓小的,甚至于说你欺负没能耐的。从大的来讲,这是我们反腐败斗争能不能产生良好政治和社会效果的前提。说白了就是查什么样的人,不查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保护对象,什么样的人是挽救对象,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对象,什么样的人是惩办对象。

  我1998年在石家庄提出了从五个方面重点查处案件。一是要查处那些既不勤政,又不廉政,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严重的案件。作为纪律检查机关,应该把监督和惩处连结起来,把监督渗透到惩处上,利用查处案件履行我们的监督。对不适合担任领导干部的,利用查处的方式让优秀的干部上去。一个领导干部,也有同样的问题,但如果这个干部在群众当中尚有一定威信,工作上有一定能力,也有一定政绩,留在领导岗位上还能继续做贡献,那么把他的问题作为他今后的教训,能不撤职尽量不予撤职。我们查处案件,最终是效果问题,并不是数量问题。

  二是查处那些徇私枉法、残害无辜,甚至把好人抓进监狱,使坏人逍遥法外的案件。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通过新闻媒介也听到了不少,甚至在我们所工作的地方有时也可能发生。这种司法腐败的问题,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恶劣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干部贪赃枉法,让好人蒙冤,让罪人逍遥法外,那老百姓不仅恨他,同时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说,司法机关出现的有影响的、性质恶劣的腐败问题,应该作为我们的查处重点。我们要研究案件,但不能影响司法独立办案。司法部门办案不公,群众反映到纪委来,纪委以监督的面目出现进行查处,自然会涉及案件,通过案件来认定有没有问题,这是自然的和必然的工作规律。

  三是查处那些弄虚作假、谎报政绩、严重损害国计民生的案件。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因为新形势下出现的腐败现象也在不断的变化。有的干部谎报政绩,虚报产量,虚报财政收入,虚报人均生活水平,这必然导致本地区甚至国家的计划和安排失真,给国计民生带来重大影响。作为执政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我们的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维护政权建设,保护群众利益上,这也就是“三个代表”中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三讲”要求当中最重要的“讲政治”的问题。

  四是查处那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给党和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和政治影响的案件。有些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毫不在意,对所担负的工作极不负责,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所造成的后果要比直接贪污受贿更严重。比如盲目进口设备,结果进口了一堆洋垃圾;盲目上项目,盖了房子征了地却荒废多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起码条件是对党、对人民负责,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有些领导干部出了事,认为这件事不是自己主观故意,本人也没贪没占。即使这个干部不是主观上有意把事情办坏,但没能力把工作搞好,保一方平安,也应及早下来。

  五是查处那些作风粗暴、违法施政、严重伤害老百姓感情的案件。现在一些农村不管三提还是五统,不管各种费用还是摊派,都要到老百姓家里要。老百姓家里没现钱,有的就要粮食,要么把家具抬走,老百姓不让抬,拉拉扯扯就容易发生干群冲突。现在老百姓说村里就两项工作:一是催粮派款,二是结扎引产。客观地讲,现在催粮催款和计生工作不好搞,乡村两级干部有不好当的一面。但对人民群众作风粗暴,甚至对群众捆绑吊打,严重伤害群众感情的事件,必须坚决查处。我们的工作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敢于伸张正义。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得好,不仅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威信,而且可以直接提高纪委的形象。


上一条: 县直部门纪检管理体制亟待创新
下一条: 应构筑起道德与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激励机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