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救融助”暖民心
打印

“以前‘跑断腿’,如今‘点一点’,真是太方便了!”8月27日,陕西省略阳县徐家坪镇周家坝村61岁的独居老人李娟,在家里用手机上传了身份证和低保证等材料并提交了救助诉求。

这是略阳县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县民政局等职能部门把“融救融助”改革落到实处的一幕。

去年以来,略阳县纪委监委围绕党中央“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决策部署,把县民政局等职能单位列为政治监督重点单位,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剑指“政策悬空”“数据壁垒”“作风漂浮”三大顽疾开展监督。

在监督中,略阳县纪委监委发现部分村(社区)“融救融助”服务室存在“电话接不通、入户不积极”等问题后,当即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并约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随后,各职能部门迅速开展问题排查整改,17个“融救融助”服务窗口和 165个“融救融助”服务室从“业务不多”变为“业务繁忙”。

“国家救助政策分散在 15个部门,群众怎么找得到、找得对,怎么能更方便?”略阳县纪委监委将这一“痛点”作为监督重点,推动县民政局牵头搭建“融救融助”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民政、教育、医保等15个部门48项救助资源,并开发了“救助计算器”功能。困难群众只需输入家庭情况、救助诉求等信息,后续由村(社区)管理员核对家庭情况、镇办审核资料、部门分配资源,形成了一个高效的闭环救助系统。

为了让平台“好用、管用”,略阳县纪委监委干部化身“用户体验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督促完成系统优化。如今,群众只需在微信小程序点“一键申请”,即可享受到多元化的精准救助,彻底改变了以往需要到多个部门“跑腿”的繁琐流程。

兴州街道大沟口社区18岁女孩王某倩,因父亲去世,家境困难,考上大学后一直为学费发愁。社区党组织迅速通过“融救融助”服务平台精准介入、及时汇报,同街道办、县民政局会商研究,为王某倩办理低保,并向她发放1万元救助金。横现河街道石坝社区村民何建华患大病,镇村开展了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和民政临时救助,向他发放17995.76元救助金。截至今年9月2日,平台累计救助1201户1791人次,社会救助满意度测评达到98.7%。

针对社会爱心援助资源对接不畅的问题,略阳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民政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与略阳县嘉龙糖酒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略阳龙达铸石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秦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爱心企业及多位爱心人士签订合作协议,并设立“微心愿认领墙”。今年7月,10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微心愿”发布后,很快被4家爱心企业认领,每名贫困大学生都获得了1000元爱心资助。

此外,为杜绝“救助金被截留”“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略阳县纪委监委推动县民政局建立线上线下核查双轨监督机制,对涉及大额支出、重复享受、死亡冒领等疑点的对象按比例进行入户抽查,发现问题直接上报县纪委监委。

今年6月,针对马蹄湾镇一名村民死亡后仍发放低保金的问题,经该镇纪委核查属实,1350元违规资金被追回,镇村相关干部被给予相应处理。

“监督不是找茬,而是制度关怀。”略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融救融助”服务平台服务质效评估、社会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政治监督,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条:“金蚕”吐“银丝”
下一条:从“看天吃饭”迈向“数字驱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